近日,錫山區東港鎮東聯河上空,一架無人機在“嗡嗡”低鳴聲中飛行巡查。很快,機手龔慧斌通過無人機高空視角清晰發現河道里有5處浮萍大面積覆蓋點,在飛行結束后立即將數據上傳、整理成報告上報市水利局。“這條河長3公里,兩岸樹木叢生,人工巡查需一天時間,且存在安全風險,無人機巡查僅需30分鐘,效率高,還能自動留存影像記錄。”龔慧斌說。
“近年來,無人機遙感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GPS差分定位技術等不斷優化,能更智能、快速獲取資源、環境、災害等空間遙感信息并進行分析,在河湖水域、重要堤壩、太湖藍藻監測以及制止沿岸亂占、亂采等問題方面已成為得力助手。”負責無人機河道治理模塊的無錫聯通相關負責人常建翔說。去年,市水利局無人機巡飛增至2500架次以上,累計巡飛河道3659公里。
24小時全時段巡查,且能利用可見光與熱成像技術“見人所未見”,無人機助力區域河湖岸線管理效能顯著提升。前不久,江陰夏港街道在開展河湖違法圈圩、違法建設以及亂占、亂排、亂建問題巡查過程中,無人機僅用不到25分鐘就對3.208公里長的西橫河排查完畢,且發現岸邊一處巡查人員難以進入的死角有亂堆放的垃圾。水利部門了解后僅用1小時就消除了亂堆問題。無人機精準巡查亦助力太湖藍藻治理提能增效。去年7月,市水利局利用2架無人機5天就完成了114.685公里太湖沿線巡查,精準鎖定藍藻集聚位置并迅速組織打撈,和原先人力巡查、信息匯總再打撈的方式比效率提升約3倍。
“低空+水利”2.0版使無錫市河湖智慧治理邁上新臺階。常建翔說,無人值守飛行平臺無需人力看管,無人機每天按指令全時段飛巡,當風力、雨量達到一定等級后會自動停止作業。這樣,在晚上和深夜用水量大的時候,無人機會通過夜間熱成像技術巡查到偷排污等行為并迅速通知相關部門處理,節約了人力排查成本,極大提升了河湖治理的精準性和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