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3·14”重要講話中對水價改革工作作出總體部署安排。水利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4”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按照“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的總體要求,2014年6月選取云南省陸良縣恨虎壩灌區、中壩村和澄江縣高西片區3個地區開展農田水利改革試點,探索形成云南省陸良縣試點改革“七項機制”。經過10年時間,云南省在成功試點基礎上,把推廣、完善機制作為改革的重要工作,一個灌區一個灌區地實施,一個縣一個縣地推進,持續開展改革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按照水利部黨組部署,發展研究中心會同云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成立工作專班,深入一線,開展蹲點式調研,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分組考察云南各地農業產業園區、蔬菜水果花卉種植基地、灌區、供水管理單位、社會資本運營公司、承包經營大戶、農民用水合作社、村委會等,按灌區建設時間(新建、新改造、老灌區)、灌溉方式(自流、揚水、地下水)、種植作物類型(經濟作物、糧食作物)等,分類了解水價改革的初始水權分配、水價形成、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用水合作組織、工程長效管護等機制及運行情況,充分交流云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機制創新、組織推動、復制推廣等做法,在此基礎上,集中力量總結云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成功經驗,編寫形成《云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模式》。《云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模式》共6章。第1章介紹了云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背景、歷程和成效。第2章分析研判了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第3章凝練了省級層面總體設計的思路、原則、目標和措施。第4章以云南省陸良改革試點探索的水價形成、社會資本參與、用水合作組織等機制為基礎和骨架,拓展完善相關機制,以云南省典型縣域改革實踐為案例,闡釋了縣級機制建設的做法與成效。第5章按照灌區建設時間、灌溉方式、作物種類等要素,分類選取典型灌區,剖析了灌區改革做法、成效及改進方向。第6章總結了云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適用條件,圍繞機制建設提出政策供給,展望了持續深化的重點舉措等。《云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模式》出版發行,為全國各省份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提供了參考和借鑒,對促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動灌區可持續發展和良性運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現代化灌區建設,助力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