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等眾多行業知名專家、領軍水務企業數字水務建設負責人作主題分享,給行業同仁們在數字水務建設中提供了新思路,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紛紛想要演講視頻回顧及干貨總結,水務加應大家所需,將專家演講內容整理成系列文章,分享給大家。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
報告題目
城鎮供水管網系統數字化與標準化的思考

報告人: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水務研究所所長舒詩湖
點擊查看視頻
以下為本期演講內容分享:
智慧水務和數字化轉型發展歷程中,對智慧水務的定義有清晰認知尤為重要,智慧水務即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務技術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掘數據價值和邏輯關系,實現水務業務系統的控制智能化、數據資源化、管理精確化、決策智慧化,保障水務設施安全運行,使水務業務運營更高效、管理更科學和服務更優質。管網建模是智慧水務至關重要的一環。
基于此發展背景,各地方、協會等發布一系列標準,給技術發展、行業進步提供幫助和支持,促進城鎮供水管網標準化。

背景情況
管網模型的分類定義
管網建模是智慧水務發展核心環節的關鍵技術,是城鎮供水管網系統數字化的核心技術。不同管網模型對管網系統數字化發揮的作用不同,具體可分為宏觀模型、微觀模型、水力模型、水質模型、靜態模型、動態模型,如下圖:

管網模型的分類
相關標準規范及分析
標準規范
為促進城鎮供水管網建設標準化,行業內發布一系列標準規范對管網系統數字化提出要求、作出管理,包括:
《城鎮供水管網模型建設技術導則》
《城鎮供水管網模型建設技術導則》由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是管網模型技術首個地方標準。本標準規定了城鎮供水管網模型建設的術語和定義、總則、模型分級、模型應用等,適用于從事城鎮供水普網微觀模型建設和應用的供水單位、規劃設計單位、研究院所、咨詢公司和政府監管部門等。

《城鎮供水管網模型建構技術導則》
《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技術指南》
《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技術指南》由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規定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總體架構、數據采集與傳輸、地理信息系統、管網模型系統、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術要求,適用于供水單位開展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系統的建設和運維管理工作,也可用于規劃設計單位、研究院所、咨詢公司和政府監管部門等開展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工作的參考。

《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技術指南》
《城鎮供水管網模型構建與應用技術規程》
《城鎮供水管網模型構建與應用技術規程》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發布,適用于城鎮供水管網離線模型和在線模型系統的構建與應用,包括模型系統的構建、校核、驗收、應用、更新與維護。

《城鎮供水管網模型構建與應用技術規程》
國內外標準對比
國外標準相較之下校核點更精確、更全面,但只對離線模型技術提出要求,缺乏對在線模型的要求,部分標準無法與我國實際情況相適應。

與國外標準對比
相比國外標準,國內住建部發布的相關標準內容更寬泛,更符合國內城鎮供水管網實際水平。

與國外標準對比
上述標準同時參考了西方國家對模型精度的要求,從規劃設計、運行調度、水質模擬三方面進一步細化模型精度,根據不同漏損水平對管網系統靈活調整標準,確保城鎮管網供水系統能在上述標準指導下取得實質性進步。


與國外標準對比
成功應用案例
在標準規范的有效引領下,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系統在部分地區已有成功應用案例。如:“上海市多水源供水信息化業務平臺”作為唯一標志性成果代表飲用水主題參加了水專項展覽。

上海水專項展覽
上海在長江陳行水庫、青草沙水庫等供水來源建立多水源調度模型,完善應急方案,確保調水能力有效提高,滿足上海市供水需求。

上海多水源調度模型
福州市采用供水管網數字孿生系統,確保供水管理覆蓋到管網設施、管網業務、物聯感知等各方面,提升供水效率與調水能力。

福州應用案例
利用實時在線模型實現爆管快速感知與定位,做到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促進供水管網數字化取得實質性進展。

綜合運營水平提升
管網模型建設是推進智慧水務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在信息技術和規范標準的支持下,城鎮供水管網正在逐步實現管網系統數字化與標準化,形成清晰的管網模型分類和定義,明確規范管網模型基本概念、架構、技術等。保障管網設施逐步提高運作效率,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