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各國脫碳進程的加速,充足的清潔能源似乎已經成為當下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部分,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從水中生產清潔氫氣的低成本方法,以取代化石燃料。
氫能為車輛提供動力,同時只排放水。在許多工業過程中,氫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尤其是在煉鋼和氨生產中。在這些行業中,使用更清潔的氫是非常可取的。
近期,來自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領導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催化劑,用于從水中產生清潔氫。研究人員表示,“一種叫做電解的過程從水中產生氫和氧,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
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代表了上述過程的新一代技術。它們可以在接近室溫時以更高的效率將水分解成氫和氧。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可以使用可再生但間歇性的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來生產清潔氫氣。
據悉,這種電解槽的每個電極(陰極和陽極)都有單獨的催化劑。陰極催化劑生成氫,而陽極催化劑生成氧。問題是陽極催化劑使用銥,目前的市場價格約為每盎司5000美元。銥的供應不足和高成本是PEM電解槽廣泛采用的主要障礙。
在上述研究中,新催化劑的主要成分是鈷,它比銥便宜得多。研究人員說,“我們試圖在PEM電解槽中開發一種低成本的陽極催化劑,以高通量產生氫氣,同時消耗最少的能量。通過使用我們的方法制備的鈷基催化劑,可以消除在電解槽中生產清潔氫氣的主要成本瓶頸。”
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了《科學》雜志上。研究人員說,“更一般地說,我們的研究結果為用更便宜、更豐富的元素取代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開辟了一條有前途的道路。”
GinerIncR&D是一家致力于電解槽和燃料電池商業化的領先研發公司,在工業操作條件下使用其PEM電解槽試驗站對新型催化劑進行了評估。事實證明,性能和耐用性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