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2020 年之前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存量和新增部分大多數均來自于 2G 物聯網,到 2025 年 2G/3G 物聯網連接數已接近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2G 物聯網向 NB-IoT+4G+5G 遷移,或五年內完成。
未來路線明確:NB-IoT+4G+5G 協同發展
2020 年 5 月 7 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其中指出:推動 2G/3G 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 NB-IoT(窄帶物聯網)、4G(含 LTE-Cat1,即速率類別 1 的 4G 網絡)和 5G 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在深化 4G 網絡覆蓋、加快 5G 網絡建設的基礎上,以 NB-IoT 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 LTE-Cat1(簡稱 Cat1)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 5G 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
到 2020 年底,NB-IoT 網絡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 12 億;推動 NB-IoT 模組價格與 2G 模組趨同,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向 NB-IoT 和 Cat1 遷移;打造一批 NB-IoT 應用標桿工程和 NB-IoT 百萬級連接規模應用場景。
也就是說目前國內對于蜂窩物聯網的發展規劃很清晰:NB-IoT 針對低速率,Cat.1 針對中低速率 + 語音,5G 針對高速率 + 低延時 + 高可靠性。而在蜂窩連接的市場分布中,高速連接占據 10% 的份額、中速率連接占比 30%、低速窄帶連接占比 60%。
此前,國際電信聯盟(ITU)已經宣布 3GPP 5G 技術(含 NB-IoT)正式被接受為 ITU IMT-2020 5G 技術標準。同時,在剛剛凍結的 R16 版本中,3GPP 已將 NB-IoT 作為 5G 技術融入標準的整體演進,如 NB-IoT 可以與 NR 頻譜共存部署、NB-IoT R16 終端可以接入 5G 核心網等。
也就是說未來 NB-IoT 將在物聯網體系中占最大比重。
截至今年 4 月全球已經有 71 個國家投資建設了 129 張移動物聯網,其中 NB-IoT 網絡達到 93 張。華為方面預測:到 2025 年,NB-IoT 芯片出貨規模將達到 3.5 億,在整個蜂窩物聯網芯片出貨量中占比近 50%。
2G 物聯網出貨巔峰剛過 NB-IoT 面前的功課
雖然 NB-IoT 在未來物聯網體系中占很大比重,且今年 2 月國內 NB-IoT 連接數突破 1 億,這也標志著 NB-IoT 產業邁過歷史拐點,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但在昨日舉行的 “中國移動 Cat.1 線上研討會”上,紫光展銳工業物聯網副總裁鮮苗指出:“2G 物聯網出貨巔峰將過,終端用戶需要平滑平移。雖然 2G GSM 模組發貨進入下行趨勢,但保有量和年出貨量依然巨大。”
因此,NB-IoT 面前還有許多待解功課:
第一,目前我國大部分 NB-IoT 連接集中在少數城市,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普遍程度還有所欠缺,大量基站處于輕載、空載狀態。
第二,與 NB-IoT、4G、5G 等先進技術相比,2G、3G 技術的普遍利用效率較低,但是現有存量物聯網連接中,2G、3G 連接仍占較大份額,在新增物聯網連接中的占比也接近 20%,還需要加快形成以 NB-IoT、4G、5G 技術梯次承接各類物聯網連接的發展格局。
第三,NB-IoT 網絡覆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部分地區 NB-IoT 網絡覆蓋水平還不能完全滿足承載 2G 連接遷移的要求,但局部覆蓋深度方面還需加強。
三大運營商一手抓 NB-IoT 一手加碼 Cat.1
目前中國電信 NB-IoT 市場占有率超 50%,位居行業第一,NB-IoT 連接規模近 6000 萬,NB-IoT 終端設備接入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臺近 3000 萬。未來還將發力 NB-IoT R14 版本的部署,以提升大數據包和高速移動的應用體驗。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在 5 省 18 市開展 NB-IoT R14 版本業務測試,未來還將在更大范圍內推廣。
從 2018 年 10 月份開始,中國移動正式開始發展 NB-IoT 業務,截止到今年 2 月底,用戶數突破 4300 萬。而且中國移動已經達到成熟的業務發展點,做到全國 346 個城市的主要覆蓋,業務具備一點開卡、全網可用的能力,同時有幾十萬個站點,在 900M 頻段已完成 FDD 改造,可以實現軟件開通,將能夠支撐到今年和未來按需建網的快速響應能力,為后續發展 NB-IoT 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設施。
跟電信、移動實際情況不同,由于中國聯通 900MHz 頻譜資源帶寬只有 6MHz,所以 80% 的 NB-IoT 基站部署在 1800MHz 頻段,但是 1800MHz 頻段覆蓋范圍比電信的 800MHz 和移動的 900MHz 小很多,因此發展起來更加吃力。2019 年中國聯通財報顯示累計開通 NB-IoT 基站 20 萬個。
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也都開始加碼 Cat.1。這其中,以中國電信最為積極,早在 2016 年就提前布局 LTE Cat.1 生態,推出 LTE Cat.1 DTU,并借助自主研發的統一云平臺,實現 “終端 + 通道 + 平臺”的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已在全國多類場景成功落地。
中國移動推出了自主品牌 Cat.1 模組 OneMO ML302,并融合 OneNET 平臺、OneOS 操作系統以及物聯網安全等自主核心產品與服務,打造了基于 Cat.1 技術的一體化運維服務體系。
中國聯通也正在進行 Cat.1 公網數字對講 PCBA 集采,國產模組廠商美格智能基于紫光展銳 9810DM 的 Cat.1 芯片的 PCBA 方案成功中標,該項目總采購量 50 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