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式服務很多人都聽過,可你聽說過城市供水領域的管家式服務嗎?隨著5月18日,武漢市水務集團(以下簡稱武水集團)“客戶服務平臺”在漢陽、漢口兩地同時上線調試運行,生活在武漢市的居民將可以率先體驗這一服務。
武水集團是一家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國有特大型企業,現擁有11座自來水廠、19座大型供水轉壓站和9000余公里供水管網,日綜合供水能力428.7萬噸,為武漢市約1593平方公里的區域提供著供水服務。
城市供水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要素之一,也是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2018年,武水集團提出由“傳統水務”向“智慧水務”邁進的工作重點和奮斗目標,決定借助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全面提升水務工作的精細化和現代化管理水平,為武漢居民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務。剛剛上線的客戶服務平臺便是其打造“智慧水務”的重要舉措。
與傳統業務應用系統相比,武水集團客戶服務平臺依托華為云與計算的云技術,對報裝、營收、熱線、報修等分屬不同部門的服務職能集中整合,重構業務流程,精簡內部環節,極大提升了服務效能,有效提升用戶體驗滿意度。
對調度員、維修人員來說,從以往的四級調度機構縮減為兩級,調度員可以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充實一線,維修人員也減少了等待派單的時間,工單流轉速度明顯提升。
對用戶來說,無論是咨詢、報修或是辦理業務,通過手機30分鐘內就能獲得精準服務。得益于武水集團官網、微信、支付寶及智能客服在云端融合對接,整個服務過程可視、可控、可追溯,讓用戶省心又安心。
更讓用戶驚喜的是,智能客服還可以為用戶提供管家式的貼心服務:其基于大數據收集、分析,可精準預測用戶行為,從而及時提醒用戶用水異常、水表換新,保障用戶用水無憂。
此外,武漢正處于全面復蘇的重要關口,武水集團客戶服務平臺的上線將“有利于武漢市各類企業用水訴求的快速響應和督辦落實”,從而推動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確保武漢城市經濟復蘇、社會穩定發展。
事實上,武水集團客戶服務平臺的上線運行,也意味著武漢智慧水務“41111工程”首個項目正式落地應用。
智慧水務“41111”工程,即四平臺一中心、一圖、一云、一網。四平臺是調度指揮平臺、客戶服務平臺、集團管控平臺、綜合保障平臺;一中心是指數據中心;一圖是實現不同業務場景的業務一張圖;一云是指基于公有云和私有云實現一朵混合云;一網是指全集團使用統一的一張大網絡。
進入“新基建”時代,發力以數字化為目標的新型基礎設施布局正當其時。“新基建”的核心是聯接與計算,5G、云、AI則構成了“新基建”三要素。基于華為30多年的ICT基礎設施建設經驗與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華為云與計算能夠為新型基礎設施打造最強大引擎,是政企客戶在“新基建”時代的最佳合作伙伴。
水是生命之源,武漢也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通過攜手華為云與計算打造客戶服務平臺,武水集團已成為“新基建”智慧政務領域的智能先行者。未來,華為云與計算將繼續幫助武水集團推動智慧水務“41111”工程,共同助推武漢市公共事業加速完成數字化轉型,進而推動武漢這座城市再次興盛,共享“新基建”時代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