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在成都水司曾開展的抄表數據質量復核基礎上進行的模型優化、功能拓展和完善,主要就如何建立抄表大數據質量復核數學模型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非戶表和戶表的模型建立及數據篩選,便于通過開發相應信息系統來提高抄表數據質量復核效率、減少質量事件,同時對信息系統的復核操作需求進行了管理設計,可為同行在開發應用類似信息系統時提供參考。
關鍵詞 模型建立 數據篩選 信息系統 需求設計
背景
我們知道,營銷工作其實質是經濟工作,在供水營銷業務中,抄表數據作為貿易結算的依據,其數據的準確性是用戶和供水企業都必須關心和關注的。因此,為實現管理需要,保障數據的準確,在抄表數據進入收費環節前或日常數據統計時,往往需要對營銷數據進行分類復核和分析,以便及時發現異常信息、及時追蹤處置,減少質量事件和用戶投訴與報怨。
由于抄表數據特別是大型供水企業的抄表數據,因用戶數多,營銷數據巨大,若依靠人工進行篩選和分析,就需要配置大量人力資源,不但效率低下,而效果不太理想。這就很有必要采用技術手段,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開發應用相應管理信息系統按預設的模型要求先行篩選,再通過人工進行復核和分析,以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查詢統計和分析效果更為理想,并能對過程和結果進行追蹤,實現管理需要。下面就對非戶表和戶表分別介紹如何建立數學復核模型,并對復核操作過程和結果記錄進行管理需求設計。
1非戶表抄表數據復核及模型建立
非戶表――是指除“一戶一表”外所有用于貿易結算的用戶水表,抄表數據復核是指在當天抄表完成數據上傳后,由系統根據預設條件,進行異常數據篩選,再由人工逐一對異常數據進行復核、分析,實現營銷數據監控的一種質量控制手段。
1.1 非戶表抄表數據復核模塊及流程圖
非戶表抄表復核模塊及流程圖設計見圖1-1、圖1-2。
圖1-1非戶表抄表數據復核模塊
圖1-2數據復核流程圖
1.2數據比對計劃管理及模型建立
抄表數據比對計劃,是根據管理需求對比對的篩選條件進行預先設定,對滿足預設條件的抄表數據進行系統篩選后再由人工復核,篩選預設條件是并列關系(見圖1-3),只要滿足其中之一均提出,但只提取一次,且須注明異常原因(可能多種原因并存)。
圖1-3非戶表篩選預設條件并列關系圖
A、 同比升/降比例模型
同比——指當月水量與歷史上前三年同月的平均水量比較,高于(≥)設定的波動比例納入異常信息,預設比例表如下(表1-1和表1-2)。
表1-1 同比增加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非居2 |
躉售 |
綠化沖賬 |
…… |
特種3 |
DN15 |
60% |
|
|
|
|
|
|
DN20 |
50% |
|
|
|
|
|
|
…… |
…… |
|
|
|
|
|
|
DN150 |
30% |
|
|
|
|
|
|
DN200 |
25% |
|
|
|
|
|
|
…… |
…… |
|
|
|
|
|
|
表1-2 同比下降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非居2 |
躉售 |
綠化沖賬 |
…… |
特種3 |
DN15 |
50% |
|
|
|
|
|
|
DN20 |
50% |
|
|
|
|
|
|
…… |
…… |
|
|
|
|
|
|
DN150 |
20% |
|
|
|
|
|
|
DN200 |
20% |
|
|
|
|
|
|
…… |
…… |
|
|
|
|
|
|
說明:上表中相關欄目可根據管理需求進行增加和屏蔽,其數值可根據管理需求調整。
B、 環比升/降比例模型
環比——指當月水量與前三月的平均水量比較,高于(≥)設定的波動比例納入異常信息;預設比例表如下(表1-3和表1-4)。
表1-3 環比增加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非居2 |
躉售 |
綠化沖賬 |
…… |
特種3 |
DN15 |
60% |
|
|
|
|
|
|
DN20 |
50% |
|
|
|
|
|
|
…… |
|
|
|
|
|
|
|
DN150 |
30% |
|
|
|
|
|
|
DN200 |
25% |
|
|
|
|
|
|
…… |
|
|
|
|
|
|
|
表1-4 環比下降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非居2 |
躉售 |
綠化沖賬 |
…… |
特種3 |
DN15 |
50% |
|
|
|
|
|
|
DN20 |
50% |
|
|
|
|
|
|
…… |
|
|
|
|
|
|
|
DN150 |
20% |
|
|
|
|
|
|
DN200 |
15% |
|
|
|
|
|
|
…… |
|
|
|
|
|
|
|
C、換表信息模型
換表信息——指在上月抄表后、當月抄表前,水表因周檢、故障、爭議檢定及其它原因進行了更換,并記錄相應的換表原因信息。
換表信息由系統對換表后抄表當月和次月抄表后均按異常信息篩選出,且異常標記為“換表數據”,再由人工復核水量是否正常。
D、水量基準值設定模型
為減少因“水量小波動大”篩選出的異常數據,按不同口徑和用水類別,對前三月平均水量設定一個最小水量基準值(如10立方米),低于(<)此水量直接屏蔽,不再作水量異常(同比/環比)波動比較,見表1-5。
表1-5水量基準值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非居2 |
躉售 |
綠化沖賬 |
…… |
特種3 |
DN15 |
10 |
10 |
10 |
|
50 |
|
10 |
DN20 |
15 |
|
|
|
|
|
|
…… |
|
|
|
|
|
|
|
DN100 |
100 |
50 |
20 |
|
200 |
|
|
…… |
|
|
|
|
|
|
|
E、模型估水信息
估水信息——因各種原因非正常抄表(估水類型選擇),系統全部篩選出,且篩選異常標記為“估水”,顯示出估水類型,由人工對估水后是否報單情況進行復核。
F、水量微幅波動模型
水量微幅波動——是指某一水表月均水量差異微小,水量波動幅度不屬正常范圍的水量變化情況。
針對水量均勻,且波動幅度很小,與實際用水波動幅度或用水量明顯有出入的情況,減少因人為動表、抄表員不到表位抄表等重大質量問題。按不同口徑、類別設定微幅波動比例,低于此比例納入異常信息。
篩選計算方式
(一)輸入信息:當月水量、同比水量、環比水量
(二)篩選條件
(1)按不同口徑、用水性質設置水量絕對值,做為篩選的必要條件之一,當月水量大于此絕對值時納入篩選范圍,此絕對值管理者可根據管理需求進行調整,見表1-6。
表1-6 水量絕對值預設表
用水性質 |
口徑 |
水量絕對值 |
居民 |
DN15 |
≥200 |
非居4 |
DN15 |
≥150 |
… |
… |
… |
居民 |
DN100 |
≥1000 |
非居4 |
DN100 |
≥600 |
… |
… |
… |
(2)按不同口徑、用水性質設置水量同比波動比例值范圍,水量波動比例處于此波動范圍內的納入篩選范圍,此波動比例值管理者可根據管理需求進行調整,見表1-7。
同比波動比例的計算方式:∣本月水量-去年同月水量∣/本月水量×100%
注:當去年同月水量為“0 ”時,不納入篩選范圍。
表1-7 水量同比波動比例預設表
用水性質 |
口徑 |
同比波動比例值 |
居民 |
DN15 |
≤5% |
非居4 |
DN15 |
≤3% |
… |
… |
… |
居民 |
DN100 |
≤1.5% |
非居4 |
DN100 |
≤1% |
… |
… |
… |
(3)按不同口徑、用水性質設置水量環比波動比例范圍,水量波動比例處于此波動范圍內的納入篩選范圍,此波動比例值管理者可根據管理需求進行調整,見表1-8。
環比波動比例的計算方式:∣本月水量-上月水量∣/本月水量×100%
注:當上月水量為“0 ”時,不納入篩選范圍。
表1-8水量環比波動比例預設表
用水性質 |
口徑 |
環比波動比例 |
居民 |
DN15 |
≤4% |
非居4 |
DN15 |
≤2% |
… |
… |
… |
居民 |
DN100 |
≤1.5% |
非居4 |
DN100 |
≤0.5% |
… |
… |
… |
(三)輸出信息:系統通過篩選判斷,將滿足條件的篩選出來,提示“波動異常” ,并顯示同比、環比波動比值以及水量曲線圖和柱狀圖,同時顯示波動值,以便工作人員進一步分析。
G 、0水量模型
0水量——是指當月查抄記錄中止度與起度數據相同,水量計算為0的數據。
為篩選人為造成0水量質量問題,對零水量數據進行計算和篩選。
數據分析模型計算公式
1)、輸入信息(提取信息):查表水量、用水性質、水表口徑、查抄類型
2)、篩選條件
數據庫提取最近三次查抄水量為0數據,按以下規則運行篩選,符合下列任意條件的,系統不提示:
a、口徑小于DN80;
b、用水性質綠化、環衛和消防;
c、水表處于退水狀態(可聯動退水分析模型);
d、監控表和二級分表;
3)、輸出信息:
若不滿足第2)各條件的,輸出內容為:提示“0水量異常”,查抄止度、用水性質、查抄類型、查抄時間、提供客戶歷史用水量折線圖,同時匹配大客戶系統相關用水規模信息以供分析。
H、退水異常模型
退水——是指因查表錯誤、定價錯誤、估收水量等,需要批注或自然退水,并須達到退水的止度后,才能繼續收取水費的業務。
為及時發現退水過程中(特別是大水量的退水)出現水表停等重大質量問題,對退水過程的累計退水量進行系統計算和篩選。
數據分析模型計算公式:
(一)輸入信息:查表水量、退水量
(二)計算公式
Q=已確認的退水量(注①);
Q均=退水前三月的月均水量(注②)
M測=測算的理論退水月份數(由系統程序自行計算,保留1位小數)
M測=Q/ Q均 (計算公式)
M=累計退水月份(由系統程序自動累計計算)
注① :Q值的確認:由系統程序在批注的退水信息中提取退水水量(退水止度-當前查表止度)作為Q值;因估收水量、查表錯誤等自動退水而無批注的,則以當前月份向前推的第2-4月水量的平均值減去當前月份向前推的第1個月水量后的水量作為Q值(為保證準確,從管理要求上要盡量避免自動退水,最好都進行退水批注)。
注② :Q均,前三月水量由系統程序在歷史查表數據中提取。其中:
(1)若退水前抄表周期≥3,按三個周期內該貿易水表平均月用水量為計算依據。
(2)若退水前抄表周期≤3,按已有周期內該貿易結算水表平均月水量為計算依據。
(三)輸出信息:通過判斷,若M≥M測,且當月水量為0,則將輸出提示“退水異常”,同時輸出計算結果“M測=X,M=Y,X>Y”;系統提供該用戶的歷史月用水量曲線圖和柱狀圖以供分析,同時輸出參考值,Q=Z Q均=N ,以便后臺人工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和判斷。
特殊情況:當退水前(有效)抄表周期=0;或前1-3個抄表周期內的水量均為0,這兩種情況會出現Q均=0,當月抄表水量為0的,系統每月均直接作為異常信息篩選出,直到當月水量>0。
I、換表后水量異常模型
針對水表更換后(周檢換表、故障換表、爭議檢定換表等),在第一次查表時因水表故障、查表錯誤等造成的水量異常不易發現,通過系統對更換表后水表計量的日均水量與歷史日均正常用水量進行波動幅度的比較和篩選,及時發現異常信息。
數據分析模型計算公式:
(一)輸入信息:歷史查表水量、水表更換信息(換表日期、換表時水表起度)、更換后的第一次查表日期及查表止度
計算公式:
Q1=歷史查表日均水量(前三月日均水量)(注①)
Q=更換后的第一次查表時水表計量水量(第一次查表時的止度減去換表時水表的起度)
D=換表時至第一次查表的總天數。
Q2= Q/D(換表后水表計量的日均水量)
注①:Q1,前三月水量由系統程序在歷史查表數據中提取。其中:
(1)若退水前抄表周期≥3,按三個周期內該貿易水表平均日用水量為計算依據。
(2)若退水前抄表周期≤3,按已有周期內該貿易結算水表日平均水量為計算依據。
(二)輸出信息
通過判斷,若Q2與Q1比較,超過±30%的(此數值可以根據管理需要重新植入和匹配),作為異常信息篩選出。
即:H=(Q2-Q1)/Q1,則將輸出提示“新表水量異常”,同時輸出計算結果“H=35%”。戶的歷史日用水量與換表后日均水量的比較柱狀圖以供分析,同時輸出參考值,Q1=Z Q2=N ,以便后臺人工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和判斷。
特殊情況:換表前(有效)抄表周期=0;或前1-3個抄表周期內的水量均為0,這兩種情況會出現Q1=0,當Q>0時,H=100%;當Q=0時,系統無法輸出。故此兩種情況均可按異常信息篩選出,進行人工分析。
J、按規模水量異常波動模型
水量異常波動——是指貿易結算水表顯示水量與客戶用水現場實際用水規模不符的情況。此用水規模需要在每個檔案號(或歸集號)中預設(須現場調查用水規模、營業面積、用水類別、用戶數等相結合,測算用水中間值,再以中間值為基準預設一個波動幅度,超過測作為異常異常。),若該戶沒有相應規模數據預設,測不作比較篩選。
為及時通過水量波動發現用水異常,通過條件設定及水量波動條件對異常進行系統篩選。
數據分析計算公式:
1) 居民生活類:Z1(正常生活總表用水量參照值±20%)=用水區域內各貿易結算水表止度減起度和/實際入住戶數。用水量參照表見表1-9。
表1-9 居民生活類用戶用水量參照表
生活總表房屋類型 |
戶均用水參照值(立方/月) |
拆遷安置房、農遷房 |
7 |
商品房小區 |
10 |
高檔商品房小區 |
20 |
2)、備注:
(1)用戶住戶數目可利用現有大客戶關系系統中數據進行提取,可由查表人員更新實際入戶數量。
(2)由查表人員完成房屋類別的確定,回填至系統。
(3)系統對高于或低于正常參照值Z1的作為異常信息篩選出來,由后續進行跟進處置。
3)、其它用水類別與上述操作類似。
1.2數據復核管理需求設計
數據復核管理需求主要從四個模塊進行設計,見下圖(圖1-4)。
圖1-4 數據復核功能模塊
A、系統篩選
通過預先設定的篩選條件,由系統篩選后的異常信息,展現給人工分析,此功能用于數據分析員操作層面,對當天上傳區域查表數據的正常與否有一個總體了解,針對當天完成查表上傳的數據,系統自動生成篩選結果統計表(圖1-5)。上傳區域中在區段后括號中的數字為篩選后的異常信息數量,數量為0則表示該區段無異常信息(可用其它顏色區分)。

B、人工分析
點擊上表中已上傳的區段,呈現為查表數據人工分析明細(圖1-6),對由系統篩選出的用戶水量采用同比、環比、日均水量及歷史水量(由系統提供同比、環比所對應月份的歷史數據柱狀圖、折線圖)及異常原因(可能多個)進行綜合分析和核實,確定需要到場認證的異常水量用戶,轉質量或業務部門現場核實,需要現場復核的,每戶形成一個復核工作單。
查表數據人工復核明細
圖1-6 查表數據人工復核操作界面
具體操作:
1)點擊圖1-6中某行用戶的升降幅(同比)欄,可查該戶前幾年同月水量的柱狀圖和曲線圖,見圖圖1-7、圖 圖1-8,點擊用戶的升降幅(環比)欄,可查用戶近年來(可選時段,默認為最近12個月)歷史上每月用水量的的柱狀圖和曲線圖,見圖1-9、圖1-10,點擊歷史記錄可提供出該用戶歷史上已發生的質量認證明細(按時間先后排序),見圖1-11,給復核人員分析參考。
同比水量分析,環比水量分析,選擇時段:*年 至 *年。
圖1-7:檔案號300350同比水量分析圖
分段 |
2012年6月 |
2013年6月 |
2014年6月 |
2015年6月 |
水量 |
270 |
400 |
220 |
330 |
圖1-8:檔案號300350同比水量統計表
環比水量分析,選擇時段:*年*月至 *年*月。
圖1-9:檔案號300350 水量趨勢圖
時間 |
2014年1月 |
2014年2月 |
2014年3月 |
2014年4月 |
2014年5月 |
|
2015年5月 |
水量 |
200 |
270 |
190 |
160 |
|
…… |
155 |
圖1-10:檔案號300350 水量趨勢圖統計表
歷史水量分析,呈現歷次認證明細表,見圖1-11,點擊明細表中某行,得質量復核工作單記錄原始信息,見圖1-12,以便作為此次復核的參考。

圖1-11:歷史認證明細表
*自來水公司營銷單位
質量復核工作處置單
報單號:(自動生成) 復核部門:業務部門*/質檢部(數據復核選擇后自動生成)
基本信息 |
||||||||
用戶信息 |
檔案號 |
123456 |
區段號 |
920105 |
口徑 |
DN100 |
||
用水類別 |
生活 |
聯系人 |
|
聯系電話 |
|
|||
戶名 |
張三 |
|||||||
地址 |
北一環路5號 |
|||||||
水量信息 |
前月水量500,本月水量300,升降量200,升降幅同比-20%,環比-38%, 異常原因:**** |
|||||||
復核內容 |
||||||||
復核項目 |
查表數據 |
認證職員 |
可選可錄 |
完成時限 |
2015-8-9 |
|||
復核提示 |
×××××××××××× (注:提示作為重點關注,但認證內容不局限于提示范圍) |
|||||||
復核結果 |
||||||||
經復核: ××××××××××××
是否合格:
水量異常原因: 復核職員: 復核時間:**--**--**(選) |
||||||||
整改建議 |
||||||||
整改時限:**-**-**(選) 執行部門:(可選) |
錄入職員:(系統登錄者) 錄入時間:(系統生成)
圖1-12 質量復核工作單
2)對審核通過的,在通過原因欄中必須選擇其中某一原因(如:區段調整、查表滯后、正常波動、假期少用、區域拆遷、多表供水、內部漏水、內漏修復、增量用戶、暫停供水、銷戶待辦、比例用戶、用戶停業、水表更換、用戶分表、戶表改造等,此原因可選,在“系統維護”中可增刪;
3)審核未通過的,根據重要程度轉相關部門(質檢或其它業務部門可選)復核,系統默認時限為3天(可根據需要后臺調整),并自動生成質量復核工作單(見圖1-12),其中:A、“報單號”由系統根據年月日加序列號的方式自動生成(如:報單號201401215,表示2014年1月21日第5個序列單);B、認證項目自動生成為“查表數據”;C、當月的基本信息——前月水量、本月水量、升降量、升降幅(環比)、升降幅(同比)、異常原因等數據自動生成在工單上水量信息欄中。
C信息獲取
用于責任部門對本部門的復核任務派發操作層面,數據分析員篩選出的異常水量用戶信息,轉相關部門復核,形成質量任務狀態統計表,見圖1-13,點擊“未派工”欄中的數字,得質量復核工作單明細(未派工),見圖1-14,點擊其它欄數字,仍出現圖1-14形式,只是表頭變成相應部門和的表頭名。
責任部門向本部門某一職員派工時,點擊圖圖1-14中明細任一行,展示為圖圖1-12,選擇本部門的認證職員,選擇打印,即可生成質量復核工作單,同時未派工欄對應的數字就減少一戶,已派工欄對應的數字就增加一戶。
圖1-13 質量任務狀態統計表界面
D復核回執
由工作站或質檢完成復核后,通過錄入質量復核工作單(圖1-12)的報單號,即可在“復核結果”欄目中輸入復核內容。如下圖1-15質量復核回執單。
**自來水公司營銷單位
質量復核工作處置單
報單號:(錄入) 復核部門:(登錄后生動生成)
基本信息 |
||||||||
用戶信息 |
檔案號 |
123456 |
區段號 |
920105 |
口徑 |
DN100 |
||
用水類別 |
生活 |
聯系人 |
|
聯系電話 |
|
|||
戶名 |
張三 |
|||||||
地址 |
北一環路5號 |
|||||||
水量信息 |
前月水量500,本月水量300,升降量200,升降幅同比-20%,環比-38%, 異常原因:**** |
|||||||
復核內容 |
||||||||
復核項目 |
查表數據 |
認證職員 |
可選 (默認登錄者) |
完成時限 |
2015-8-9 |
|||
復核提示 |
×××××××××××× |
|||||||
復核結果 |
||||||||
經復核: ××××××××××(錄入) 依據…… 結論為……
是否合格:(是/否)
水量異常原因:(可選) 復核職員:錄入(可選) 復核時間:**--**--**(選) |
||||||||
整改建議 |
||||||||
××××××××××(錄入)
整改時限:**-**-**(選) 執行部門:(可選) |
錄入職員:(系統登錄者) 錄入時間:(系統生成)
圖1-15 質量復核回執單
說明:整改部門由系統根據檔案號對應的區段號匹配到相應業務部門。需要整改的,具體在“質量業務管理”板塊中。這里不再敘述。
2 戶表抄表數據復核模型建立與復核操作設計
抄表數據復核是指在當天查表完成數據上傳后,由系統根據預設條件,進行異常數據篩選,再由人工逐一對異常數據進行復核,便于監控營銷數據的一種質量控制手段。由于戶表是雙月抄表,所以與非戶存在一定的區別,比較時需要按真實抄表數據及次數來構建模型。
2.1 戶表抄表數據復核模塊
戶表抄表復核模塊及流程圖設計見圖2-1、圖2-2。
圖2-1戶表數據復核模塊
圖2-2數據復核流程圖
2.1.1數據比對計劃管理及模型建立
抄表數據比對計劃,是根據管理需求對比對的篩選條件進行預先設定,對滿足預設條件的查表數據進行系統篩選后再由人工分析,下圖(圖2-3)中的預設條件是并列關系,只要滿足其中之一均提出,但只提一次,且須注明異常原因(可能多種原因并存)。
圖2-3戶表篩選預設條件并列關系圖
A、同比升/降比例模型
同比——指當月水量與歷史上前三年同月的平均水量比較,高于設定的波動比例納入異常信息,預設比例表如下(表2-1和表2-2)。
表2-1 同比增加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特種1 |
特種2 |
特種3 |
…… |
DN15 |
60% |
|
|
|
|
…… |
DN20 |
50% |
|
|
|
|
|
DN25 |
50% |
|
|
|
|
|
表2-2 同比下降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特種1 |
特種2 |
特種3 |
…… |
DN15 |
60% |
|
|
|
|
…… |
DN20 |
50% |
|
|
|
|
|
DN25 |
50% |
|
|
|
|
|
說明:上2表中用水類別欄目可根據管理需求進行增加和屏蔽,其數值可根據管理需要
調整。
B、環比升/降比例模型
環比——指當月水量與前三次的抄表平均水量比較,高于設定的波動比例納入異常信息;預設比例表如下(表2-3和表2-4)。
表2-3 環比增加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特種1 |
特種2 |
特種3 |
…… |
DN15 |
80% |
|
|
|
|
…… |
DN20 |
50% |
|
|
|
|
|
DN25 |
50% |
|
|
|
|
|
表2-4 環比下降比例(%)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特種1 |
特種2 |
特種3 |
…… |
DN15 |
80% |
|
|
|
|
…… |
DN20 |
60% |
|
|
|
|
|
DN25 |
80% |
|
|
|
|
|
說明:上2表中用水類別欄目可根據管理需求進行增加和屏蔽,其數值可根據管理需求調整。
C、水量基準值設定模型
為減少因“水量小波動大”篩選出的異常數據,按不同口徑和用水類別,對前三次查表的平均水量設定一個最小水量基準值(如5立方米),且在當月查表的水量也低于此基準值的,系統直接屏蔽,不再作水量異常(同比、環比)波動比較,其余情況仍須作比較水量基準值預設表見表2-5,。
表2-5水量基準值預設表
|
居民生活 |
非居4 |
特種1 |
特種2 |
特種3 |
…… |
DN15 |
5 |
10 |
10 |
10 |
20 |
|
DN20 |
5 |
|
|
|
|
|
DN25 |
5 |
|
|
|
|
|
D、估水信息模型
估水信息——因各種原因非正常查表(估水類型選擇),系統全部篩選出,且篩選異常標記為“估水”,顯示出估水類型,由人工對估水后是否報單等情況進行復核。
E、0水量模型
由于戶表的0水量情況較多,戶表中的“0水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前期(一般為前2-6個月/1-3次查表記錄)查表記錄中有一次或多次水量大于0,而在當(月)次查表數據為0,二是在是前期水量和當期查表水量均為0。若只是前期水量為0,而當期水量大于0,則不在此列。
H、退水異常模型
退水是指因查表錯誤、定價錯誤、估收水量等,需要批注或自然退水,并須達到退水的止度后,才能繼續收取水費的業務。
——為及時發現退水過程中(特別是大水量的退水)出現水表停等重大質量問題,對退水過程的累計退水量進行系統計算和篩選。
數據分析模型計算公式:
(一)輸入信息:查表水量、退水量
(二)計算公式
Q=已確認的退水量(注①);
Q均=退水前三次的平均水量(注②)
M測=測算的理論退水查表次數(由系統程序自行計算,保留1位小數)
M測=Q/ Q均 (計算公式)
M=累計退水查表次數(由系統程序自動累計計算)
注① :Q值的確認:由系統程序在批注的退水信息中提取退水水量(退水止度-當前查表止度)作為Q值;因估收水量、查表錯誤等自動退水而無批注的,則以當前查表次數向前推的第2-4次水量的平均值減去當前月份向前推的第1個查表次數水量后的水量作為Q值(為保證準確,從管理要求上要盡量避免自動退水,最好都進行退水批注)。
注②:Q均,前三次查表水量由系統程序在歷史查表數據中提取。其中:
(1)若退水前抄表周期≥3次,按三個周期內該貿易水表平均查表次用水量為計算依據。
(2)若退水前抄表周期≤3次,按已有周期內該貿易結算水表平均查表次用水量為計算依據。
(三)輸出信息:通過判斷,若M≥M測,且當次水量為0,則將輸出提示“退水異常”,同時輸出計算結果“M測=X,M=Y,X>Y”;系統提供該用戶的歷史每次用水量曲線圖和柱狀圖以供分析,同時輸出參考值,Q=Z Q均=N ,以便后臺人工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和判斷。
特殊情況:當退水前(有效)抄表周期=0;或前1-3個抄表周期內的水量均為0,這兩種情況會出現Q均=0,當次抄表水量為0的,系統每次均直接作為異常信息篩選出,直到當次水量>0。
2.2數據復核與管理需求設計
因與非戶表操作模式一樣,不再敘述。
3統計查詢(查表數據復核)
此處的統計查詢主要用于營銷質量控制(數據復核)模塊的異常數據、分析過程及結果記錄、異常信息回復結論等的統計與查詢。
3.1異常數據統計查詢
此功能是針對由系統根據篩選條件篩選出的異常信息記錄,可按不同區域(營銷總體或各二級單位或分級業務部門)、不同時段(選擇起、止日期,注:系統默認為1個月),統計出相應異常信息,見表3-1。操作如下:
A、請選擇:(全部、業務部門1、業務部門2、業務部門3、……)
B、請選擇:時間*年*月*日至*年*月*日。
系統篩選查表數據異常信息統計表(業務部門1)
2014年12月18日-2015年1月17日
部門 ( 請選擇時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
||||||||
類別 |
DN15 |
DN20 |
…… |
DN200 |
DN400 |
DN600 |
DN800 |
合計 |
異常總數 |
155 |
102 |
…… |
50 |
** |
** |
** |
** |
按用水性質分(異常數) |
||||||||
生活 |
1 |
** |
…… |
15 |
** |
** |
** |
** |
非居 |
** |
** |
…… |
3 |
** |
** |
** |
** |
特種1 |
** |
** |
…… |
** |
** |
** |
** |
** |
特種2 |
5 |
** |
…… |
5 |
** |
** |
** |
** |
特種3 |
** |
** |
…… |
** |
** |
** |
** |
** |
綠化沖賬 |
** |
** |
…… |
** |
** |
** |
** |
** |
躉售 |
** |
** |
…… |
** |
** |
** |
1 |
** |
按區段分(異常數) |
||||||||
10101 |
15 |
** |
…… |
** |
** |
** |
** |
155 |
10102 |
** |
** |
…… |
** |
** |
** |
** |
** |
102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1系統篩選查表數據異常信息統計表
點擊表中任一數數字,可得明細,見表3-2,再點擊表3-2中明細某行,得查表數據異常信息原始記錄單,見圖3-1。
DN200非居類查表數據異常明細表
2014年12月1日-2015年1月17日
用水類別 |
口徑 |
戶名 |
地址 |
查表月份 |
當月水量 |
異常原因 |
復核狀態 |
非居 |
DN200 |
** |
…… |
2015.01 |
1000 |
** |
已復核 |
非居 |
DN200 |
** |
…… |
** |
** |
** |
未復核 |
非居 |
DN200 |
** |
…… |
2015.01 |
** |
** |
** |
非居 |
DN200 |
** |
…… |
** |
** |
** |
** |
非居 |
DN200 |
** |
…… |
** |
** |
** |
** |
表3-2非居類查表數據異常明細表
查表數據異常信息原始記錄單
用戶基礎信息 |
|||||||||||||||||
用戶信息 |
檔案號 |
96 |
區段號 |
910105 |
口徑 |
DN50 |
|||||||||||
用水類別 |
生活 |
部門 |
業務部門1 |
戶名 |
|
||||||||||||
地址 |
北一環路5號 |
||||||||||||||||
環比信息 |
前一月水量 |
|
前二月水量 |
|
前三月水量 |
|
|||||||||||
同比信息 |
前一年周期水量 |
|
前二年周期水量 |
|
前三年周期水量 |
|
|||||||||||
異常原因 |
****、**** |
||||||||||||||||
質檢復核信息 |
|||||||||||||||||
流程狀態 |
|
復核職員 |
登錄者 |
復核時間 |
2015-1-8 13:15:10 |
||||||||||||
派工時間 |
2015-1-8 13:15:10 |
異常檢驗職員 |
錄入實際人 |
檢驗時間 |
錄入實際檢驗時間 |
||||||||||||
檢驗回復記錄 |
錄入:×××××××××××× |
||||||||||||||||
查表原始信息(由系統自動導入) |
|||||||||||||||||
止度 |
|
水量 |
|
查表類型 |
|
||||||||||||
查表上傳系統時間 |
|
查表職員 |
|
圖3-1查表數據異常信息原始記錄單
說明:1、流程狀態主要有:未復核、復核通過和復核未通過三個狀態。
3.2分析過程記錄及結論統計查詢
此統計分析重點在于統計查詢時間段內異常數據的復核過程及結論記錄,也對數據上傳及超時情況進行統計,便于管理者時時了解查表數據的異常情況。如表3-3(查表異常數據復核統計表)。輸入查詢時間段(系統默認為當天到當天),就可全面了解。
表3-3 查表異常數據分析統計表
請選擇時段: 至 |
|||||||||||||
按口徑分 |
|||||||||||||
類別 |
DN15 |
DN20 |
|
…… |
DN200 |
DN400 |
DN600 |
DN800 |
合計 |
||||
總數 |
** |
20 |
|
…… |
** |
** |
** |
** |
** |
||||
復核通過 |
|
10 |
|
|
|
|
|
|
|
||||
復核未通過 |
|
3 |
|
|
|
|
|
|
|
||||
未復核 |
|
7 |
|
|
|
|
|
|
|
||||
按部門分 |
|||||||||||||
|
異??倲?/p> |
復核通過數 |
復核未通過數 |
未復核數 |
未上傳區段數 |
上傳超時區段數 |
|||||||
業務部門1 |
300 |
155 |
10 |
230 |
2 |
3 |
|||||||
業務部門2 |
350 |
201 |
30 |
121 |
5 |
2 |
|||||||
業務部門3 |
381 |
226 |
15 |
110 |
1 |
1 |
|||||||
業務部門4 |
420 |
300 |
25 |
83 |
2 |
0 |
在上表中點擊某一框中數字,得相應的明細,點擊明細某行,得相應單據,操作方式與3.1類似,這里不敘述。
3.3異常信息回復統計
此統計用于對查表異常數據已由人工復核未通過的數據,再由責任業務部門或質檢部門核實并將結論錄入回執欄的過程統計查詢,便于管理者掌握異常信息的調查人員和結論。操作中需要選擇時間段、數據分析員。如表3-4(異常信息回復統計表)。
表3-4 查表異常數據回復統計表
請選擇時段: 至 選擇分析員
|
||||
部門 |
總數 |
已回復數 |
未回復數 |
回復超時數 |
業務部門1 |
300 |
205 |
95 |
10 |
業務部門1 |
100 |
81 |
19 |
11 |
業務部門1 |
390 |
230 |
160 |
5 |
…… |
200 |
80 |
20 |
15 |
在上表中點擊某一框中數字,得相應的明細。點擊明細某行,得相應單據,操作方式與3.1類似,這里不敘述。
3.4異常信息回復查詢
用于對單一用戶一個時間段內的異常數據分析和回復記錄進行查詢,便于數據分析人員或管理者對某一用戶前期的異常情況進行系統了解。
查詢時,需要輸入用戶檔案號和時間段(系統默認為從當天起往前一個月內)。如圖3-5(*檔案號異常信息回復明細表),點擊表某行,可得具體原始記錄單圖3-1(查表數據異常信息原始記錄單)。
檔案號12345異常信息回復明細表
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7日
輸入檔案號: 選擇時段: 至 |
|||||||
戶名 |
|
地址 |
|
||||
業務部門 |
|
區段號 |
|
口徑 |
|
用水類別 |
|
異常月份 |
分析員 |
異常原因 |
回復人員 |
回復狀態 |
回復內容 |
||
2013-2-12 |
張三 |
|
劉六 |
已回復 |
** |
||
2013-8-9 |
|
|
|
已回復 |
** |
||
2013-12-2 |
劉三 |
|
|
未回復 |
|
||
…… |
|
|
|
|
|
圖3-5異常信息回復明細表
4結論
本文中的數學模型設計與建立,主要在成都水司之前開展的質量檢驗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優化和完善,各操作界面的設計也是基于人性化需要,從管理者角度看查詢、統計方便,過程和結果均記錄全面、可追溯,從而實現“管理看得見”的目的。
各供水行業若要開展相應的信息化建設工作,需要結合自己公司實際需要,對本文中所述模型進行選擇或優化組合,找到最適合的模型和操作界面,最終實現企業管理需求,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質量事件。
參考文獻:1、中國城鎮供水協會編,《供水營銷員》,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5年1月。
2、《城鎮供水排水行業水流量儀表選型與應用技術》中《深化營銷質量管理 提高營銷服務水平》一文,沈友明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沈友明,高級工程師,現任成都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城西營業所保障隊隊長;成都市白馬寺街7號 6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