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自轉的類型及解決辦法
因管網壓力波動引起的自轉
市政供水部分水表大面積自轉
近幾年隨著二次供水設施的增加,很多高層住宅小區及其附近的市政供水用戶出現了大面積的水表自轉的現象。經調查,有些小區使用無負壓供水設備,水泵啟動時相當于直接從市政管道上抽水造成市政管網壓力波動,以至于影響周邊直供用戶水表計量。
市政供水部分水表少量自轉
對于因二次供水設施大流量進水頻繁開啟導致的市政管網壓力波動產生的直供部分水表自轉,在自轉水表較少的情況下也可通過在水表前加裝止回閥,以阻止管網壓力波動傳導至水表后的方式解決水表自轉問題,但因止回閥會產生水頭損失,因此應在保證不影響用戶正常用水的前提下加裝止回閥。
水表管道間距不足導致水表自轉
目前戶表大多是多只水表安裝于同一水表井內,存在分支器管道過細、水表間距過小且前后直管段不夠長等情況,在其中一戶用水的情況下,由于分支器管道過水不足,在用水戶分支器附近形成負壓,水表間水壓分布平衡被打破,其余用戶水表后的存水回流至分支器內形成水表倒轉,在用水停止的情況下,其余用戶水表前壓力回升,壓縮表后液體形成正轉,最終形成水表自轉。
對于已經存在的水表自轉,可通過在水表前加裝止回閥的方式予以解決。對于新裝用戶可通過增大分支器管道口徑、留足水表左右間距的方式進行預防。
因管道內存在空氣導致的水表自轉
加壓部分水表自轉
對于加壓部分用戶存在的大面積水表自轉,主要是加壓部分管道存有氣體,在加壓泵運行過程中壓力波動壓縮氣體導致的,可通過在分區層末端安裝排氣閥,通過排氣閥排出管道中的氣體予以解決。
用戶家中管道存在氣體導致的水表自轉
對于小區中存在的個別用戶水表自轉情況,經過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都是由于長時間不用水,管道內氣體排不出導致,可通過打開高出水龍頭等方式將管道內氣體排出或者關閉水表閥門的方式予以解決。
因管道敷設原因導致的水表自轉
在營銷工作中發現有部分通過排放氣體無法解決的水表自轉,經調查發現用戶管道的最高點處存在死水管道,死水管道內存在氣體,通過打開水龍頭的方式無法排出氣體。對于此類情況,用戶可以消除死水管道或者是在水表前安裝止回閥的方式予以解決。
關于水表自轉的解決方法
安裝止回閥
水表自轉主要是因壓力波動、氣囊被壓縮造成的,可以考慮安裝止回閥,止回閥可以起到阻止水倒流的作用。這樣在壓力升高時,氣囊被壓縮,水表產生正轉動;當壓力降低時,止回閥自動關閉,水表不會產生轉動;當壓力再次升高時,只要壓力不高過止回閥內壓力,水表就不會再轉。水表自轉主要是水表往復多次計量才累計出很大的水量,安裝止回閥可以減少水表自轉的頻率,也就能夠很好解決壓力波動造成的水表自轉問題。
嚴格按照圖紙施工
從現場調查統計分析及處理結果看,造成水表自轉現象的主要原因除戶內管道及用水器具漏水外,主要是戶內管道安裝不合理導致戶內管道產生氣囊造成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要做到規范施工、按圖施工,不要“創新”施工,而必要的排氣設施又不設置。另外,管道設計深度要滿足使用,在設計時根據管道特點合理布置排氣閥,及時排除管道內的氣體;新裝管道或新安裝的戶表首次通水時,應緩慢開啟閥門,盡量排空管道內的空氣,減少水中的含氣量。
水表、管道安裝應結合實際情況
新裝水表、戶內管道安裝時應使管道沿一定的坡度向上鋪設,減少管道彎點、折點,并把管道的最高點設計在經常用的一只水龍頭上,降低戶內管道中產生氣囊的機會。水表出戶改造工程,應避免用戶家中進水方向的改變造成戶內出現盲管,若該盲管位置較高或是位于管道突出管段,易產生氣囊,在施工時應將盲管拆除。水表出戶后無人居住,管道內有大量的氣體。建議在水表出戶時對用戶情況進行調查,當水表安裝驗收合格后,關閉沒有住人的用戶水表的表后閥,并在水表出戶時與用戶簽定合同,說明原因。
安裝排氣閥
從統計分析中看到,水表自轉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氣體造成的,因此可以考慮安裝排氣閥。但是由于排氣閥價格較高,且對安裝位置、管道布置等要求較高,同時要考慮排氣閥排出的水對其他設施設備造成損失,如:電梯、電表井、戶內裝修等,也會給管網維護管理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因此除非必要,盡可能少安裝排氣閥。在管道工程實施過程中,若埋深允許,在管道制高點巧用接水點,減少排氣閥,排放消火栓或用戶在用水時即可達到管道排氣的作用。
結論
造成水表自轉的原因總體上可以歸納為兩類,一是水表本身的結構造成的,目前機械式水表大多為單向計量器具,導致正反向計量值不同,形成水表自轉。如果水表能夠實現雙向計量,正反向計量值相同,水表自轉的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二是管道壓力波動造成的,壓力波動是水表自轉產生的誘因,因此在管道施工中要嚴格執行施工標準和施工規范,消除因管道安裝不合理形成的水表自轉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