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的朋友圈
▲果如心中有海 那都是馬爾代夫
▲廣州6月8
走出朋友圈,看看我們的城市到底怎么了??
我們的馬路是這樣...
我們的汽車是這樣開的...
平時的斑馬線呢???
會吶喊的下水蓋??
嚴格地說,在中國有真正的“‘下水道’嗎?只有‘污水管網(wǎng)’。我國城市中普遍采用的是“地下管網(wǎng)式”排水設(shè)施,在較淺的地下埋藏著口徑多在一米左右的排水管,實在是當不起這個“道”。但嚴格的說‘管網(wǎng)式’并不比‘廊道式’差,最大的問題在城市本身。
此外,中國的城市排水系統(tǒng)建設(shè)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問題—“重污水,輕雨水”。留心觀察一下身邊,你會發(fā)現(xiàn)井蓋上印著“污”字的遠遠多于印著“雨”字的,因為大部分城市沒有專門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我看來,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是只有“污水管”而沒有“下水道”的。
在中國,想看到真正的“下水道”,就只有青島100多年前德國人修筑的那部分了。這部分下水道最高處可以達到2.5米以上,寬度在3米左右。下水道的拱壁上每隔幾米便有一條直徑三四十厘米左右的水管,有的在兩側(cè),有的就在頭頂上方(上圖所示)。十幾年前祁紅波曾在青島做下水道修理工,用他的話說:“(在青島)我真的相信路面一個城市,路下一個城市。我們做完工,就可以直接從下水道走回去,很快的。”后來他又在深圳做下水道修理工。同樣是從一個漁村起步,深圳的城市建設(shè)要比青島晚100多年,但比較二者的下水道,祁紅波認為:“深圳還要學習。”
▲深圳 6月8
標準的下水道的一個節(jié)點處,一個6級臺階將下水道分成了兩層,上下兩條下水管的落差非常大,而左右兩側(cè)還各有一條寬約一米的下水管,整個節(jié)點空間寬闊,猶如一座地下房屋(上圖所示)。
我們地下的排水管網(wǎng)到底是什么模樣?和許多人一樣,我們也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決心在這篇報道里把它好展示一下。雨水井、污水井,可它們都異常狹小,只有兩個能勉強容一人下去,下去后看到的排水管,口徑最大的也不過20多厘米。
▲北京下水道
中國的下水道,遠遠落后于城市的發(fā)展。
近40年來,中國的城市發(fā)展日新月異,然而,在標榜“一日千里”的建設(shè)速度,競爭摩天大樓的高度和規(guī)模的同時,城市的下水道系統(tǒng)卻有意無意地被忽略了。世界城市發(fā)展史已經(jīng)證明,要真正躋身“世界都市”之列,除了地上的光鮮繁榮之外,埋藏在地下不為人見,卻時時刻刻為都市排憂解難的下水道系統(tǒng),才標志著城市真正的實力、潛力和包容力。
相比中國下水道,國外的下水道什么樣呢?北京的下水道,與巴黎、倫敦和東京等國際都市的下水道有哪些差距?
▲巴黎下水道。在光與影的交錯中,世界下水道工程的杰出代表—巴黎下水系統(tǒng)呈現(xiàn)出獨有的魅力。在這座世界城市的地上,盧浮宮、埃菲爾鐵塔等吸引著全世界的游人,而地下的“花都”也同樣是巴黎的驕傲。
▲巴黎下水道。規(guī)模宏大,設(shè)計理念先進。 巨大的巴黎地下道蓄水槽仿佛是一座水中宮殿,穹頂連綿,曲線優(yōu)雅,充滿了建筑的美感。
▲ 巴黎下水道。 這個巨大的儲水庫是巴黎下水道工程近年來不斷升級改造的成果。儲存并處理雨水,不讓其直接流入河道,保證了河流的清潔。攝影/ Patrick Kovarik
▲倫敦下水道。倫敦下水道有著一個半世紀的歷史,在其建成后,成功地斬斷了霍亂的魔爪。然而,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加,
▲倫敦下水道,倫敦古老的下水道也面臨著諸多瓶頸和改造升級的迫切需求。這座貌似迪斯尼游樂項目的建筑實際上是倫敦的一座污水處理廠。
▲倫敦下水道。從這張剖面圖中可以看到倫敦下水道系統(tǒng)的龐大。當年,其經(jīng)過7 年艱苦卓絕的建設(shè),在1865年完工,終于解決了倫敦的惡臭和傳染病污染源,被譽為英國工業(yè)革命的一大非凡成就。攝影/ Richard Baker / C
▲東京下水道。東京地勢低洼,又經(jīng)常遭遇臺風和暴雨的侵襲,由此,除了常規(guī)的下水系統(tǒng)之外,耗資巨大的“江戶川工程”便是專門為了抵御城市洪水而興建的,這一位于東京郊區(qū)地下的泄洪工程有著令人咋舌的龐大規(guī)模。圖為江戶川工程的核心建筑之一——調(diào)壓水槽。攝影/ Unknow
▲奧地利維也納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