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7日,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基于國產密碼算法的智能水表安全技術解決方案》評審會。
圖為評審會現場
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原副司長章林偉、住房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毅、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水務處處長曹燕進、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產品標準處處長展磊、住房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處長曲福順、住房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主任馬虹、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永剛出席會議,來自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住房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等單位的多名專家形成評審專家委員會對方案進行了討論和評審。
章林偉司長談到住房城鄉建設部前期在水務建設與發展、水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同時提升水務管理科學性和便捷性,開展智能水表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會議研討的基于國產密碼算法的智能水表方案應該充分考慮已有的法律法規、相關標準及行業發展現狀,充分論證必要性及可操作性,促進智能水表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
曹燕進處長講到水表行業是一個傳統的行業,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對水表行業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水表是反應老百姓利益的一個重要環節,智能水表解決抄表問題有利于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水表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城市安全,提升水表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展磊處長首先介紹了水表行業已制定相關標準,談到在安全方面仍缺少相關標準的支撐。圍繞水表行業安全問題,擬制定國家強制性標準,同時要求以此次智能水表安全方案為契機,梳理水表應用的標準體系,加強標準的貫徹實施。對于執行效果較好的國家標準,考慮上升為國際標準,提高國際標準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在此基礎上,以標準為核心開展相關的檢測驗證工作,促進市場的發展。
相較于電力、燃氣行業,水行業智能化程度低,各類水表產品紛雜,標準化程度同樣有待提高。國內絕大部分戶用水表依然采用機械式水表,存在諸多問題,如數據抄收、人工成本、數據準確性、入戶難等問題。面對“一戶一表”改造和階梯水價實行,智能水表已成為水表行業的發展趨勢。
智能水表的應用在給企業和用戶帶來方便的同時,對水表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智能水表在實際應用中對信息存儲和信息傳輸缺乏相應的保護,為響應國家對密碼算法和密碼產品自主可控的號召,全國智標委于2017年9月會同相關單位啟動該方案的研究,在廣泛調研行業現狀基礎上,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開發完成了基于SM4算法的安全芯片技術解決方案。
評審專家聽取了《基于國產密碼算法的智能水表安全技術解決方案》編制組關于該方案編制情況的介紹和有關技術內容說明后,對方案進行了討論和評審,形成如下意見:1、基于智慧城市、智慧水務對信息安全的需求,智能水表在實際應用中對信息存儲和信息傳輸加強安全保護的需要,同時為貫徹國家對密碼算法和密碼產品自主、可控的要求,編制該方案具有必要性、及時性。2、該方案的編制依據有關國家及行業標準,切合智能水表發展現狀,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填補了智能水表安全管理的技術空白。3、建議方案涉及到的技術要求、數據格式、單位應與行業標準保持一致。
最終,專家委員會同意該方案通過評審,修改完善后進行相關技術的試點應用、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