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4月國務院通過了《關于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通知》,要求積極推進“計量到戶,一戶一表”的城市居民用水工程。在實施了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的小區、城鎮,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為階梯水價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有利于國家十二五計劃節能目標的實現。
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工程的定義及其必要性分析
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工程是指為了準確計量城市居民用戶每戶用水量、提高供水服務水平、節約用水,通過水表改造工程,將以往城市居民用戶計量總表改成每一戶單獨安裝的水表,以便獨自計算每一戶的用水量。由于歷史與現實的原因,我國城市居民中有不少是多戶家庭共同使用一個計量水表,簡稱為共用總表。這種情況特別多地出現在單位、集體宿舍或者庭院住宅中。城市居民用戶共用總表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
1) 城市居民用戶共用總表難以準確計量居民各戶的用水量。在城市居民用戶用水過程中,由于設備老化、地下管道破損,存在著跑冒滴漏的現象,使得共用總表統計的用水量一般是與所有居民每戶用水量的匯總值不相一致的,即共用總表統計的用水量往往大于所有居民每戶用水量的匯總值,這個差值就被稱為用水損耗量。考慮到無法明確用水損耗量是由哪一戶或者哪一段管道、閘閥產生的,所以只能由所有城市居民用戶平均分攤用水損耗量,否則自來水公司就會自我承擔損失,產生虧損。有的居民用戶用水量很少也要分攤用水損耗量的平均值,甚至發生過有的居民用戶外出兩個月,一滴水沒有用,也要分攤用水損耗量的平均值,這顯然不合理,也會極大地損害居民節約用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城市水資源的節約利用。
2) 城市居民用戶共用總表后的管道閥門產權不明確,容易耽誤搶修時間,降低自來水公司的服務質量。許多城市居民用戶共用總表后到每一戶家庭都有較長的管道以及閥門等,而這些設施往往屬于本單位或者物業所有。當遇到共用總表后的管道破損時,自來水公司由于產權問題不便上門搶修,而單位或者物業往往又沒有相應的技術人員和施工維修設備,造成了搶修不及時,使得城市居民用戶非常不滿意自來水公司、單位、物業公司的服務質量,有時還會產生糾紛,影響單位或者小區的安全穩定。
3) 用水居民戶需要每個月及時上交所有的用水費用,如果有一家用戶不能及時繳納水費,就會直接影響大家自來水的供應,甚至造成自來水公司的停水,這極易引發矛盾,產生不和諧的隱患。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使得管道閥門等自來水供應設施產權明晰、責任分明,便于及時維修,而且容易發現跑冒滴漏現象發生的根源和責任主體,基本杜絕了互相間的扯皮,防止了矛盾糾紛的產生。另外,還在客觀上提高了自來水公司的服務質量,增加了城市居民用戶對自來水公司服務的認可,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我國這樣一個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有利于節省水資源,可以進一步推動各地節能目標任務的完成。
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城市居民用戶建筑物的生活給水系統使用枝狀布置。這種布置的特點是單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稍差,但節約管材、造價低,一戶一表改造的城市居民用戶便于接受。根據各地一戶一表改造的實踐經驗,現在大多數多層建筑( 7 層以下) 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工程中,都是把每一戶的水表移到室外,安置在用戶樓外或者一層所設立的水表井。水表后的水管向上安裝到城市居民用戶的入戶引入點。而對于高層建筑的水表一戶一表改造,一般是在樓道的公共位置安裝各用戶的水表,這種情況下是需要設有公共立管的。多年來一戶一表成功改造的范例很多,如廣東惠州市的惠城區居民以及安徽黃山市長柏苑小區居民的一戶一表改造,效果很好,這都說明了其技術的可行性與成熟性。另外,根據各地材料和費用的不同,測算城市居民用戶一戶一表改造需要的費用為800 元/戶~ 1 200 元/戶,一般城市居民是能夠負擔起這筆費用的。對于特別貧困人群或者低保戶,現在不少城市都實行了對其一戶一表改造資金的減、免或者補貼政策,保證了大家都能享受到一戶一表改造的成果。從實踐操作上來看,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在費用和經濟上也是可行的。
結語
我國由于歷史上的原因,有許多城市居民是多戶家庭共同使用一個計量總水表。使用總表的弊病是: 總表難以準確計量居民各戶的用水量;共用總表后的管道產權不明確,責任不清,容易耽誤搶修時間,降低自來水公司的服務質量;個別用戶如果沒有按時繳納水費,就會直接影響大家使用自來水,甚至造成自來水公司的停水,因此,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是必要的。通過技術和經濟費用的分析,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也是可行的,在實施了城市居民用戶水表一戶一表改造的小區、城鎮,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為階梯水價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該工程的實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實做好,充分發揮一戶一表改造工程的效用,積極推動我國節能減排事業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