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化工污水處理可是一件既費錢又費心的事。若是讓不同化學“脾性”的污水,彼此之間相互“吸引”,混合后會不會產生“負負得正”的效果,從而讓污水處理變得既省錢又省心?
不久前,上海石化就發生了這樣的新鮮事。該公司環保水務部將乙二醇污水輸送至滌綸氧化污水站,利用兩者的酸堿性相互中和,既減少堿液消耗量,又能多產沼氣,變廢為寶。
據了解,環保水務部氧化污水站有富余能力,可連帶處理乙二醇污水。由于氧化污水呈酸性,該部此前每月需消耗60噸堿液用于中和,而乙二醇污水呈弱堿性,通過氧化污水站混合處理乙二醇裝置的污水,兩種污水相互中和,則可減少堿液消耗量。
在減少堿液消耗的同時,合并處理還可多產沼氣,真正變廢為寶。氧化污水站在處理污水的同時,能產生沼氣,而乙二醇污水又具有良好的生化降解性能,是生產沼氣的良好原料。據測算,若乙二醇污水全部進厭氧生物處理后,每天可增產沼氣約2000立方米,供給該公司滌綸部作燃料使用,一年可產生100余萬元的效益。
無獨有偶,為控制廢堿液排放,實現變廢為寶,該公司煉油部的做法是回收利用,將廢堿液的“剩余價值”吃干榨盡。
今年以來,煉油部將液化氣脫硫醇裝置產生的廢堿液,送往酸性水裝置作原料使用。同時,該部用碳二回收和雙脫裝置所產廢堿液來替代新鮮堿液,注入煙氣脫硫裝置,變廢為寶。1-10月,該部廢堿液外排總量較2013年同期減少了94%,也即94%的廢堿液實現了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