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電、一立方水、一公里到底是多少?每個人一天至少接觸五六十次與計量有關的工作。雖然離開計量寸步難行,可大家對計量知識卻了解不多。昨日是第15個“世界計量日”,省質監局將計量“課堂”開進校園,為師生普及計量知識。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建國路小學,看到學生們正在百米長卷上,描繪著一幅幅“計量與生活”的生動畫作,這宣告著“世界計量日”全省中小學生“計量與生活公益主題繪畫大賽”正式啟動,希望中小學生通過多種渠道,認識并體驗計量。為讓師生們了解生活中的計量,質監人員還為師生進行了家用計量器具的現場檢測,并對生活中市民關注度較高的幾大計量問題予以解答。
問題一:不用水,為什么水表也會轉?質監人員表示,這種現象不是水表本身有問題,而是管道內殘留有空氣,在水壓波動時產生水的流動,造成指針緩慢轉動。因此,如果市民長時間不用水時,盡可能關上自來水總閥門,徹底截斷水源。
問題二:更換新電表后,為啥走得快了?這不是新表不準,而是舊表受工藝和材質所限,長期使用出現磨損及污垢堵塞所致。質監人員提醒,新裝的電表靈敏度高,連待機耗電等微小電量都能精確計量。因此,家電帶有遙控器,待機狀態下中央控制板仍然在持續耗電,新電表就會準確捕捉到這些“動態”,家電長期不用,最好切斷電源。
問題三:集貿市場電子秤不準怎么辦?集貿市場少數商販采取拉繩子或皮筋、貼黑膠布、遙控裝置等作弊手段,坑害消費者。質監人員提醒,應看電子秤是否有強制檢定合格標志,并處于有效期內;商品結算時應去皮稱重,尤其是去除厚重包裝物。商品稱重后,可用隨身攜帶的鑰匙圈或手機(事先在公平秤上標定好重量)放在電子秤上做對比。(記者 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