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產清潔能源的企業,我們更要做到清潔生產,保護好大巴山的生態自然環境。”普光分公司生產管理部主任王和琴說。
投產5年多來,普光分公司始終踐行“綠色開發”的理念,先后建成并投運兩座污水處理站及5口回注井。
“通過升級污水處理工藝,實施污水密閉轉運,增強地下回注能力,我們形成了污水處理、外輸、回注閉合式管理鏈條,實現了污水零排放。”普光分公司采氣廠廠長張分電說。截至目前,普光氣田污水處理率為100%,污水達標回注率為100%。
處理工藝升級,污水凈化“零死角”
“現在,取樣流程由敞口式改為全密閉式,可以避免取樣口內殘余物積累影響取樣效果。”4月8日,采氣廠趙家壩污水處理站站長胥發站對優化后的污水處理工藝很滿意。
“在每個小細節上提升污水處理效果,我們盡可能做到精益求精。”采氣廠生產辦公室主任劉海濱說,“污水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因素都會影響污水處理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對污水處理工作有一個全盤的考慮。”
趙家壩污水處理站和大灣403污水處理站承擔著處理普光氣田日均530余立方米污水的重任。當前,普光氣田污水來源主要有氣井產出水、凈化廠檢修產生的污水、閥門試驗站和計量化驗站產生的污水。這些污水成分復雜,每升含硫量約為1600毫克,還含有其他化學成分及懸浮物。只有及時將污水處理,才能確保川東北的綠水青山不被污染。
為了提升普光氣田污水處理水平,普光分公司對兩座污水處理站進行了數次“升級”改造,先后完成了污水回收罐優化、污水緩沖罐優化、污水池清淤、閥門更換等改造工程。通過優化整個處理工藝和設備運行參數,污水處理達到了多級除硫、多級沉降的效果。
現在,技術人員在優化污水處理站各個設備工藝參數的基礎上,采取了“連續排液、連續加藥、切換沉降、定時過濾、反洗、排污”的運行操作辦法。
“我們處理后的污水各項指標全部優于國家頒布的標準。”采氣廠HSE辦公室副主任王渝東說。
轉運重重“設卡”,點滴污水不落地
4月9日清早,陰雨綿綿,采氣廠維護維修站生產協調員典葉雷準時來到廠調度室,了解當天污水拉運的情況。
普光氣田產生的各種污水一部分通過外輸管線輸送到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再通過外輸管線輸送到回注站,注入地下。除此之外,每天還有約400立方米的污水需要用罐車拉運。“污水必須當天拉走,否則就會影響氣田正常生產及氣田集輸系統的平穩運行。”采氣廠生產辦公室值班工程師薛軍說。
趙家壩污水處理站承擔著普光氣田90%的污水處理任務,大部分經過處理后達標的污水需要用罐車轉運至回注站。為避免轉運車輛排隊等候,采氣廠在污水裝車處增設了3個污水裝車口,提高了污水裝車的效率。
為防止污水在轉運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采氣廠設置層層“關卡”,確保污水不落地。拉水用的罐車全部裝備壓力密閉罐,不僅保證了污水在轉運途中不會發生泄漏,即使車輛到了污水站,也要通過氮氣充壓才能把罐中的污水排出來。
“我們會用清水把裝車管線中的殘液壓至罐內。”典葉雷說,“除此之外,我們還在酸液進出口閥門以及返回氣口處加裝盲板,有效防止因閥門內漏造成污水泄漏。”
開辟“容身之所”,達標水安全回注
目前,采氣廠技術人員正在對普光7側井進行污水試注。隨著普光氣田開發時間的不斷延長,面對污水處理量和回注壓力持續增加的嚴峻形勢,普光氣田技術人員通過對老探井進行復查評價,又初選了老君1井等3口井作為備選回注井,為可能增加的氣田產出水做好了回注準備。
“我們每天組織人員對各集氣站周邊污水存放池進行巡檢,以便及時掌握全廠污水存量情況。”劉海濱說,“同時,我們將大灣403集氣站進站道路邊4個應急池作為臨時污水存放池,以緩解污水處理和回注壓力。”
為保證污水回注井連續、平穩運行,普光分公司開發管理部根據目前各井的回注壓力變化情況,調整了各井的設計回注量;考慮啟停泵時間間隔、注水前油壓、注水量等因素,細化了普光11井、普光3井、毛開1井的注水工藝制度。
為探索污水處理的新路子,普光分公司正在做低溫蒸發試驗。該試驗成功后,普光氣田的各種污水經過處理后,都可以達到直接外排或回用的標準,從而大大減輕氣田污水回注的壓力。中國石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