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水十條》)即將出臺之際,國際水務巨頭蘇伊士環境集團日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已將所有業務整合到同一個品牌之下,業務聚焦在水循環延伸的管理、供水處理的解決方案以及廢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環境保護部日前表示,《水十條》擬于近期以國務院名義印發。《水十條》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源頭控制,對江河湖海實施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治理,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水污染防治新機制。
蘇伊士環境集團亞洲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告訴本報記者,該集團業務遍及全球70個國家,隨著集團國際業務的不斷增長及新業務的整合,產生了40余個品牌(包括升達、得利滿、里昂水務、AGBAR、Aqualogy, United Water、昂帝歐及SAFEGE等)。
郭仕達說,自現在起,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將整合到“蘇伊士環境”這個品牌之下,并定位為資源的可持續管理者。
“這次整合有三個主要目的。”郭仕達說,簡化原有多個品牌架構,提高集團的表現和經濟效率。“我們希望通過整合生產鏈上的二次原料以不同方法生產、創造替代資源(尤其是水源匱乏地區)、通過廢料再造開發當地可再生資源。”
郭仕達說,成為單一品牌后,蘇伊士環境集團的戰略將包括四個主要的支柱方向:智能水務及新服務、工業、廢轉能利用和國際發展。
“到2030年地球人口將達90億,其中大部分人口將居住在城市,我們的日常生活、水資源的管理和分配、廢料的管理及再生,以及關乎全球的整個天然資源的管理,都是我們在21世紀面臨的核心問題。”郭仕達說。
上海化學工業區(SCIP)是亞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園區,面積為30平方公里。在這里,蘇伊士環境集團每年回收處理超過6萬噸的危險廢棄物,同時管理工業區所有水資源的循環并設計先進的解決方案以保護資源。通過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污泥回收以及危廢能源回收生產再生能源,為園區周邊企業提供工業蒸汽。
自從1975年開始在河南省建立水處理廠,蘇伊士環境集團在中國已經設計建設了超過兩百個包括供水和污水處理在內的水務項目,為超過1500萬人提供生活用水,服務范圍覆蓋2億人。同時,它還在香港運營管理著兩座世界級的垃圾填埋場。
“資源與環境壓力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資源在消減,人口卻在不斷增長。中國政府已經做出很大的努力來提供安全的飲用水,并進行污水和廢棄物處理,我們愿意提供更科學、更有效的管理方法。”郭仕達說。
目前,中國的環境業務占蘇伊士環境集團全球總收入的百分之五,但郭仕達認為,中國的環境業務市場成長潛力十分可觀。來源一財網)
環境保護部日前表示,《水十條》擬于近期以國務院名義印發。《水十條》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源頭控制,對江河湖海實施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治理,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水污染防治新機制。
蘇伊士環境集團亞洲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告訴本報記者,該集團業務遍及全球70個國家,隨著集團國際業務的不斷增長及新業務的整合,產生了40余個品牌(包括升達、得利滿、里昂水務、AGBAR、Aqualogy, United Water、昂帝歐及SAFEGE等)。
郭仕達說,自現在起,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將整合到“蘇伊士環境”這個品牌之下,并定位為資源的可持續管理者。
“這次整合有三個主要目的。”郭仕達說,簡化原有多個品牌架構,提高集團的表現和經濟效率。“我們希望通過整合生產鏈上的二次原料以不同方法生產、創造替代資源(尤其是水源匱乏地區)、通過廢料再造開發當地可再生資源。”
郭仕達說,成為單一品牌后,蘇伊士環境集團的戰略將包括四個主要的支柱方向:智能水務及新服務、工業、廢轉能利用和國際發展。
“到2030年地球人口將達90億,其中大部分人口將居住在城市,我們的日常生活、水資源的管理和分配、廢料的管理及再生,以及關乎全球的整個天然資源的管理,都是我們在21世紀面臨的核心問題。”郭仕達說。
上海化學工業區(SCIP)是亞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園區,面積為30平方公里。在這里,蘇伊士環境集團每年回收處理超過6萬噸的危險廢棄物,同時管理工業區所有水資源的循環并設計先進的解決方案以保護資源。通過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污泥回收以及危廢能源回收生產再生能源,為園區周邊企業提供工業蒸汽。
自從1975年開始在河南省建立水處理廠,蘇伊士環境集團在中國已經設計建設了超過兩百個包括供水和污水處理在內的水務項目,為超過1500萬人提供生活用水,服務范圍覆蓋2億人。同時,它還在香港運營管理著兩座世界級的垃圾填埋場。
“資源與環境壓力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資源在消減,人口卻在不斷增長。中國政府已經做出很大的努力來提供安全的飲用水,并進行污水和廢棄物處理,我們愿意提供更科學、更有效的管理方法。”郭仕達說。
目前,中國的環境業務占蘇伊士環境集團全球總收入的百分之五,但郭仕達認為,中國的環境業務市場成長潛力十分可觀。來源一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