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高效沉淀處理后的清水
給污水加藥
渾濁不堪的污水,如何變成汩汩清流呢?近日,記者走進了洛陽市水業公司澗西污水處理廠,跟隨著污水處理工目擊了污水變清的全過程。
澗西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澗西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及王城大道以西的生活污水,規模為日處理污水20萬立方米,水質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中水一部分被輸送到大唐洛陽熱電廠和神華國華孟津發電廠做工業循環用水,另一部分被用作洛陽河渠的景觀水。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從市政管網收集來的污水首先通過廠外提升泵站的粗格柵,去除大塊的雜物后進入廠區沉砂池,去除掉污水中細小的顆粒后先進入生物池進行生物處理;其次將泥和水的混合物流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水進入高效沉淀池進行深度處理后,被再次利用;最后將剩余污泥經脫水并生成污泥餅裝車外運,進行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
這一道道復雜的工序,都離不開污水處理工。他們利用先進處理工藝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正是有了他們的默默奉獻,才保證了我市澗西、瀍東及新區三座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平穩運行,年污水處理量約1.5億噸,年中水回用量2200多萬噸。(記者 梅占國 通訊員 韓曉燕 李霞 賈惠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