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水務改革見成效
據水務局有關領導介紹,2014年,水務局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加快水務改革發展的各項任務,全面加強水務工作的建設管理和改革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首先是加快完善水務改革發展的政策體系。圍繞城市防洪排澇、優質飲用水入戶、再生水使用管理、寶安西部片區河流大會戰、前海水環境治理等方面出臺文件,編制水務權責清單,精簡、下放、轉移部分審批職能,涉水事務規范化管理不斷深入;申請不斷加大公共財政的水務投入,管好用好國家節能減排補助資金,較好保障了水務建設管理的資金需求;搶抓全市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規模契機,將141項水利項目納入市級平臺強力推動,加快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為增強水務改革發展后勁奠定基礎。
其次,沖刺國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城市創建驗收。系統推進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城市創建工作,依托市績效考核平臺,著力強化水量分配、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用水計劃管理、水功能區達標等關鍵舉措落實,較好達到了國家考核目標,即將迎來國家驗收;全面鋪開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配套編制了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資金申請及核撥程序等文件,預計全年開工100個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創建10個優質飲用水達標小區;扎實開展公明供水調蓄工程、清林徑引水調蓄工程等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水源應急儲備能力。提請市政府出臺了《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城市節水工作再添新抓手。
鞏固城市防災減災合力。在入汛早、暴雨多、雨強大的情況下,水務局較好應對多場臺風暴雨侵襲,維護了城市防洪排澇安全。提請市政府印發了《深圳市防洪排澇整治近期計劃》,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近、中、遠期全市防洪排澇減災體系的整治措施,不斷完善與城市定位相適應的防洪排澇標準和工程體系;積極開展全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規劃有關內容的編制工作;遵循“海綿城市”建設新理念新要求,啟動極端災害天氣應對、雨洪調蓄利用等研究工作。圍繞提高社會防災減災能力加強宣傳發動,認真抓好全市臺風暴雨災害防御規定、預警信息發布規定、公眾防御指引(試行)等文件落實,常態化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和應急演練技能培訓,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不斷提高。
據了解,深圳正在步入河流水污染治理新階段。水務局將河流水環境治理作為城市開發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加快推進重點河流治理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市政府專門成立全市治水提質指揮部,由市領導掛帥,統籌推進水源保護、河流水污染治理等工作,按照總體統籌、分類實施、重點突出、遠近結合的原則,市水務局牽頭編制了全市治水提質“1+N”工作方案,明確了全市新一輪治水提質攻堅戰的目標任務,目前已報市政府審議。加快重點開發建設片區水務工作,前海、深圳灣、大空港等區域水務項目不斷加快,聯合寶安區政府印發了《茅洲河流域寶安片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明確了流域下游綜合治理的實施計劃;深圳河、茅洲河、布吉河等全市干支流河道整治工作繼續加快,橫崗污水處理廠一期水質改善工程通過驗收,福田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東涌污水處理廠、布吉水質凈化廠等一批提標改造項目的前期工作不斷加快,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全市污水管網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初步明確了力爭用10年左右建設5000多公里污水管網的工作目標。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落實河道設施市場化管養責任,寶安區在全市率先實現66條河流落實管養單位,龍崗、光明、坪山、大鵬等區的河流管養覆蓋率突破80%。
加強了水土資源保護。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區管理。深入推進河道和小型水庫管理線劃定及確權劃界,大力推進入庫支流生態修復工程,石巖水庫截排系統基本建成,西麗水庫入庫河口前置庫水生態修復試驗示范工程開工。緊扣水利部創建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區和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示范區主題,推動各區爭創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區。抓好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和現場檢查指導,提高水保方案審批質量,不斷提高水保方案審批率、實施率和專項驗收率。加強對水土保持度汛方案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嚴查水域范圍內違法棄土,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棄土造成的水土流失。
目標 資源、環境、安全、生態四位一體發展
談及2015年工作思路,深圳市水務局領導表示,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深圳質量的部署要求,提質增效、均衡發展、改革創新、治水惠民,加快完善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水生態四位一體的發展格局,打造富有深圳特色的水生態文明。
關于明年的重點舉措,首先是認真落實治水新要求,提高依法治水和水務市場化管理水平。加快水資源、供水、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規修訂進程,做好水務行政審批事項的下放轉移銜接和審批執法監管,進一步完善水務規范化管理文件體系,為提高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奠定基礎。以市場化為方向,采用PPP等模式,分類、穩妥推進投融資、工程建設、再生水使用等工作,更好發揮政府與市場兩個作用。
其次是全力打造治水新亮點,服務前海、大空港等重點片區發展。以前海、大空港等重點開發建設區域為重點,加快片區水系布局研究和項目實施,高標準配套水務基礎設施。突出抓好前海水城相關建設任務,按照《前海(大鏟灣)水環境治理工程實施方案》要求,會同有關單位,協同推進總投資126億元共29個項目的建設,促進系統治水的新理念、新成效早日在前海片區得到充分體現。依據《大空港水系布局研究及治理規劃》編制成果,加快開展截流河等大空港地區水環境治理項目前期工作。
再者是加快落實城市防洪排澇新舉措,提高城市水安全系數。按照《深圳市防洪排澇整治近期計劃》,加快完善與城市定位相適應的防洪排澇標準和工程體系。盡快完成《深圳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有關專題研究,推動規劃早日出臺。積極開展極端災害天氣應對策略研究,系統分析城市化過程中易澇點和內澇區綜合整治問題,為探索建設立體排水體系、降低雨洪災害風險奠定基礎。進一步加大《深圳市臺風暴雨災害公眾防御指引(試行)》宣傳力度,完善群防群治新格局。加快實施深圳市“數字水務”一期工程—三防預警應急指揮系統,以信息化手段提高防災減災的有效性。
雖然深圳地處沿海,但是屬于極度缺水城市。明年水務局將加強非傳統水資源使用推廣,提高水資源綜合保障能力。
重點推廣的是低影響開發模式,積極推進光明及南山、前海、橫崗、坪山、龍華5個再生水利用重點示范片區建設,規劃建設1-2處小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配套出臺《深圳市再生水使用管理辦法》相關政策,利用市場化手段推廣使用再生水。
該局領導表示,還將加快優質飲用水入戶一期工程,降低管網漏損,讓更多市民喝上優質水。
記者關注
治污與水土生態保護
對茅洲河、坪山河干流的治污,市民一直是非常關注。怎么治理?如何加快?據悉,水務局明年即開展治水提質改革攻堅,加速提升河流水環境質量。加緊實施茅洲河、坪山河干流和沙灣河等支流的綜合整治,繼續推廣河流社會化管養覆蓋面,維護良好水環境;積極借鑒北京等地經驗,研究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盡快實施一批污水提標改造、污泥安全處置工程,加快管網統籌建設,滿足城市長遠需求。為保障上述措施順利實施,水務局提請市政府加快出臺全市“1+N”治水提質工作方案,采用超常規手段改善河流水環境質量。
在內地城市,發展帶來的常常是自然環境的損害,水土生態的破壞。而在深圳,近年來水土保持工作未有松懈。水務局把抓好水土生態保護當作大事,以彰顯深圳水生態文明特色。
該局將加大飲用水源水庫及入庫支流污染控制工作力度,強化隔離圍網封閉管理,有效控制主要飲用水源地入庫污染源。推動《深圳市水功能區劃》早日落地實施。加強水土保持審批監管,重點提高水保方案實施率和驗收率,嚴查私采地下水、破壞河道、亂倒渣土、偷排泥漿等水事違法行為,維護良好水秩序。
遇有突發性水安全事件怎么辦?該局回應,將盡快建立全市水質監測和安全預警系統,完善突發性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提高預警應急能力,快速處置應對水污染事件;完善全市地下水動態監測網絡站點規劃,開展地下水監測網建設以及地下水資源勘測與評估。
李天軍、 靳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