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常德城中的井水大多都是不能吃的,
是咸的,礦物質超標,只能洗衣、洗菜。
因此河水就成了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那時,每天都有人挑河水賣,水很便宜,就幾分錢一擔。
挑水夫很辛苦,要挑著重擔爬很長的堤。在巷子里,挑著大木桶賣水的人,都成了一道風景。
為了防止水從桶里蕩出來,挑水夫會在水上綁個木片。
當時水資源好,買賣也公平。
舊時代的挑水工
常德城里有句流行話:“只要不好吃懶做,挑河水賣也餓不死。
”這話雖平淡無奇,卻也表現出常德人的一種自強自立精神,誠為可貴。
雖然這種挑水喝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久遠了,但夏季魚蝦成群,天上藍天白云,空中鳥語花香,河水清澈能喝的景象也側面反映了那個時代良好的生態。
時代變遷,曾經的挑水工被清潔到家的自來水取代。
清亮亮的水從大木桶里倒進水缸,挑水工按量收取水資的方式也被一塊小小的自來水表取代
水表,隨處可見,常德人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計量工具。
抄水表、交電費、辦寬帶,
不論是買房還是租房都跳不過的環節。
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民生。
老式機械水表
說到常德水表的歷史也大有淵源。
1879年,李鴻章為操辦海軍,在旅順口創建了我國第一家水廠。
1883年英殖民主義者在上海建立了第二個水廠,水表開始進入我國。隨著一些沿海城市相繼建造水廠,至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上海光華機械廠(現上海光華儀表廠前身)等從國外進口部分零件生產水表。
1949年解放后,隨著城市供水事業的發展,我國的水表工業的國產化也相應地發展起來。
預付費的水表卡
1965年,在哪個計劃經濟的年代,常德水表廠建廠(前身為常德市鐘表儀器社),成為全國水表行業第五家定點生產水表廠,并試制成功第一臺銅制水表,填補了中南地區水表產品的空白,承載著水表研發生產的歷史使命。
從1985年,第一款C型機械表試制成功,常德牌水表源源不斷的銷往全國各地開始,到2017年,常德牌水表踐行“中國智能制造2025”,加大自動化、智能化投入,投資4.8億在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新建300畝的研發生產基地。
常德高新區的常德牌水表廠
常德高新區的常德牌水表廠
始于計時,忠于計水,
這塊由常德制造,歷經50多年的老水表,立足常德,輻射全國。
常德牌水表純銅熱水表
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一家技術領先、產品多元化、智能化的水表制造商和領先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提供商。
常德牌水表企業榮譽
致力于機械水表、智能水表、智能終端采集器,智能抄表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搭建智慧水務數據云平臺,為供水企業乃至整個城市提供水務運營整體解決方案。
常德牌水表智慧水務系統
同時,企業擁有大型自動生產線、全自動檢測生產線等行業領先的制造設備,目前已形成年生產超過300萬只智能水表及智能信息采集終端能力的現代化、智能化的研發生產制造基地。
新型的物聯網水表
產品覆蓋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北京、浙江、黑龍江、云南、寧夏、甘肅、西藏等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未來將實現年產值10億以上,利稅1.5億元以上的規模,把以“常德”地名命名的地方品牌企業做大做強。
他,1992年從餐飲行業起家,曾任"花都大酒店"董事長、總經理,金恒裝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2年舉牌購得水表廠,經過二十多年發展,企業產品連續六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
常德牌水表改制重組創業二十載,一路上有風雨也有彩虹。
常德牌水表董事長李發銀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懂就學,不懂就問,只要用心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李發銀:“2014年,兒子從美國學成歸來,改變了企業以往的人材結構,來自江浙一帶先進人才給企業注入了活力。年齡為七零八零的管理層,使企業煥然一新。
現在我廠生產車間采用師父帶徒弟的生產模式,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企業為徒弟出師父費,師父放心跟著企業成長,干勁也就更大了。
只有不斷加大企業創新意識和人才培養,企業居安思危方得長治久安。”
新型的物聯網水表中的芯片聯網
從河街碼頭的挑水工到城市清泉自來水,
從國企到民營,
從機械水表到如今的智慧水務,
傳承“常德工匠”精神,秉持“德商有德”經商理念,
這塊轉了50多年的“常德牌”水表,
現如今依舊品質如金,計數準確,
走出了一條常德高質量企業發展之路。
完
高質量發展企業在常德網絡采寫活動
采訪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