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輯務業務遍布全國20多個省級行政區,并計劃“十四五”期間啟動上市……因為專注于水利水務領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深圳市科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榮軟件”)被外界稱為“最懂水務”的科技企業。
科榮軟件為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于一體的一站式智慧水利水務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
“當初選擇羅湖設立公司是因為這里產業集聚效益明顯,且是宜居宜業的地方。作為羅湖區的重點軟件企業,公司享受到了羅湖區的諸多政策福利,如研發補貼、國高補貼、人才補貼、人才房配置、疫情期間租金減免等”。科榮軟件總經理馬進泉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未來,公司計劃利用自身在智慧水務行業的影響力,吸引行業上下游產業聚集,構建智慧水務產業的合作生態,聯合拓展業務,打造羅湖區智慧水務產業名片。
開源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水務信息化從單一信息化到智慧水務是必然趨勢,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僅具有單一信息化產品的廠商受制于技術、產品、人才、行業口碑和對其他子系統的不熟悉,很難實現單一信息化產品的大數據分析和智慧功能。智慧水務建設有望優化競爭格局,產品線齊全、具備綜合軟件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的龍頭更具優勢,成長可期。
把握智慧水務發展機遇
在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運營中,相比燃氣和電力,水務的信息化轉型較晚,很多地區管網漏損率超過20%,水資源利用率較低。與此同時,提升水利水務信息化水平已成為強國戰略,水行業的節能降碳的需求也助推了智慧水務的發展和應用。科榮軟件則抓住了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紅利,專攻水利水務領域并實現了快速發展。
深耕行業超過10年,科榮軟件總經理馬進泉介紹,“早期我們針對水廠、泵站、供排水管網等業務場景,在智能調度、精確控制、節能降耗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幫助水務企業減少人員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實現少人值守、關門運行。”
智慧水務如何促進水廠的節能增效?馬進泉進一步舉例說明道,在水廠生產運營過程中,機器能更精準掌控投藥的劑量并替代人工進行投藥操作,經測算智能投藥產品上線后水廠可綜合節約20%的投藥成本;在管道輸水過程中,智能壓力系統能夠在保障居民供水的前提條件下,對城市供水管網中壓力進行24小時實時調控,減少電耗;同時,通過大數據動態模擬分析,對供水管網薄弱區域精準探漏、及時維修,可以減少爆管帶來的損失,提升水務企業的服務質量。
據了解,智慧水利水務業務主要包括智慧生產、智慧管網、智慧服務、智慧管控和智慧工程等板塊。行業起步較晚,目前處于OT和IT的融合階段,主要參與智慧水務建設的科技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老牌的水務信息化企業,這類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早期主要針對行業的某一細分領域進行產品研發(例如某些企業聚焦水務客服收費系統),近年隨著智慧水務行業爆發式增長,此類企業的產品正在向水務全鏈條擴展;另一類則是以互聯網頭部企業,其利用平臺的整合能力,與水務信息化企業合作為水務智能化改造賦能。
馬進泉表示,科榮軟件主要具有幾方面優勢:第一,在10余年的深耕中儲備了大量的跨學科人才,技術人員的教育背景涵蓋給排水、計算機、電氣自動化等,可以為提供全產業鏈一站式智慧水利水務解決方案;第二,產品是在總結粵海水務業務標準、管理規范及粵海水務旗下一百余家水務企業運營經驗的基礎上研發的,產品更契合水利水務的業務邏輯;第三,依托粵海水務自身需求,產品可隨著水務行業發展快速迭代、快速建立示范、快速推向市場,具有更強生命力和活力。
近年來,科榮軟件在國內打造了不少典型案例。科榮軟件為銀川中鐵水務提供整體智慧水務解決方案,解決信息孤島帶來的效率低下等問題,贏得客戶認可;協助珠海水控實現調水、供水、排水等多業態的水務安全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安全管理效率;結合南沙水司實際情況,搭建了智能加藥系統、管網GIS系統、智慧客服系統、安全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供水壓力調度、管網漏損控制系統等多個智慧化應用,實現了南沙水司的無人值班和少人值守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管網漏損率;為東深供水工程搭建了智能優化調度平臺,用機器學習的手段預測需水量,代替傳統的人工預測方式;為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打造智慧工程監管平臺,基于安全、進度、質量、投資、廉潔等五大控制體系,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不安全的人員行為、不規范的施工操作實時預警和處理,對接各政府、金融機構相關系統,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實現設計、建設、監理、服務和業主單位高效移動辦公。
在境外業務開拓方面,科榮軟件也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為香港建設智能管網管理系統,有效支撐香港管網漏損控制。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香港市場,打造國際化團隊和交付能力,擇機拓展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市場。
混改為公司發展注入活力
經歷了股份制改造、引入戰投、重組、業務轉型和粵海水務控股一系列變革后,科榮軟件作為粵海水務控股子公司,已成為一家具有行業較大影響力的智慧水務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這既是粵海水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深入實施和混改的成果,也是科榮軟件發揮技術和市場優勢擁抱產業的一次蝶變。
提及粵海水務,不少人會想到東深供水工程,其建設和運營的東深供水工程已經連續50多年安全、高效、不間斷向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線東莞城鎮提供原水供應,積累了豐富的施工和管理經驗。粵海水務是集原水、自來水、污水處理、水環境綜合治理、清潔能源、科技研發等多種業務于一體的水務全產業鏈大型運營商,在全國16個省級行政區投資運營水務項目115個,服務超9400萬人口,水處理規模超5600萬噸/日,業務規模位居國內同行前列。2010年粵海水務在國內率先提出智慧水務發展理念并結合自身發展需要開始實施智慧戰略,布局智慧水務產業,2017年粵海水務參股科榮軟件,并牽頭對其進行了重組成立智慧水務平臺,全力推動智慧水務市場化和產業化,2021年正式控股科榮軟件,目前科榮軟件成為粵海水務科技板塊的關鍵一環。
在科榮軟件董事長楊濤看來,科榮軟件快速發展得益于粵海水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深入實施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先行先試。科榮軟件前身為民營企業,其在市場、互聯網人才儲備等方面有著較大優勢;粵海水務是領先的水務綜合運營商,在專業技術、智慧水務方面有多年積累,并具有成熟管理團隊和較大行業影響力。粵海水務控股科榮軟件并對其業務進行重組,實現了水務專業技術、水務企業管理經驗與互聯網技術、市場的一次深度融合,推動了粵海水務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快速產品化,體系化和市場化。
楊濤表示,未來,科榮軟件將在粵海水務的領導下,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賦能,持續加大對產品的研發投入力度,夯實在智慧水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拓展業務版圖,抓住智慧水務行業的發展期,快速做大做強,爭取“十四五”末滿足上市條件。
聚焦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等高成長企業樣本,尋跡大灣區產業創新密碼,透視大灣區城市發展活力。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022灣區100家高成長企業大型全媒體深調研報道”重磅發布!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