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山科智能主要經營各類智能遠傳水表計量傳感器及整表、水務管網現場控制機以及后端的采集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主要產品包括磁敏式脈沖智能水表、電感式脈沖智能水表、攝像直讀智能水表等。2021年,山科智能智能遠傳水表及計量傳感器產品貢獻收入最多,約4.01億元,占比83%。
山科智能表示,公司與傳統水表企業起步于機械式水表的發展路徑不同,公司自成立開始,就著重于為水務企業解決傳統機械式水表人工抄表環節高錯誤率及低效率問題。
記者了解到,水表按測量原理及結構特征不同,主要分為機械式水表和電子式水表。天風證券研報顯示,機械水表指主要由機械部件構成的測量水流量的儀表,智能水表是利用現代微電子技術、現代傳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應用軟件等對用水量進行計量并進行用水數據傳遞及結算交易的新型水表。
就國內情況而言,除山科智能外,寧水集團(603700.SH)、匯中股份(300371.SZ)、三川智慧(300066.SZ)均有智能水表業務。按2021年數據看,寧水集團收入規模最大,山科智能收入規模相對較小。寧水集團和三川智慧同時經營機械水表業務和智能水表業務;匯中股份除經營超聲水表業務外還銷售超聲熱量表及系統產品,山科智能因專注于智能水表領域毛利水平高于同時經營機械水表業務的兩家公司。
從財報看,山科智能收入業績雙增的同時,期間費用、廠房建設投入和股權投資均持續加碼。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山科智能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均高于上述其他三家同行業公司。
具體而言,銷售費用方面,山科智能2021年發生銷售費用約6300萬元,同比增加35.26%,占營收的比例為13.04%,從明細看,市場推廣費占比最大約2737萬元。
研發方面,2021年山科智能發生研發投入約3800萬元,同比增加53.31%,占營業收入的7.86%,同比增加1.34個百分點,2021年公司有研發人員175名,人員數量同比增加66.67%;從年報披露的7個主要研發項目看,主要圍繞創新產品、高端產品、提升技術性能等展開。此外,山科智能將研發列入2022年經營計劃,表示將在武漢新建研發中心,繼續加強研發投入,以適應智能計量產品技術的快速發展,記者詢問了公司方面目前研發中心進展,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同時,山科智能的資本投入上也有所增加。年報顯示,為實現公司中遠期戰略目標,公司積極對水務領域的技術產品服務提供企業進行選擇性交流了解,并進行合作整合嘗試,逐步構建較為完整的智慧水務生態鏈,2021年收購了泉州市水務水表檢驗有限公司15%的股權、江蘇訊智捷能源環保有限公司10%的股權,投資成立了杭州山海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除了股權投資外,山科智能資本投入的增加還體現在廠房建設投入上,2021年末公司賬面的在建工程約1.42億,同比增加147.83%,原因即濱江大樓和瓶窯新廠房二期投入增加。年報顯示,該大廈位于杭州市濱江區物聯小鎮,該小鎮以物聯網產業為主導,同時大力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5G及先進傳感設備、核心元器件制造等支撐產業。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智能水表成為新趨勢。隨著國家一戶一表工程、節能減排、新型城鎮化建設、智慧城市、階梯水價、互聯網的應用,水管理部門為方便監測與控制,提高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對智能化計量儀表及系統的需求會日益增多。天風證券分析師2020年預計,2022年水表行業合計市場空間151.97億元/年,智能水表空間為104.18億元/年。
4月22日,山科智能報收30.09元/股,總市值20.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