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修訂印發的《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和《城鎮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對水務行業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健全以“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為核心的定價機制,針對水價構成、分類等內容提出明確管理辦法,是此次城鎮供水價格改革的深化應用。
修訂的《城鎮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指出,城鎮供水定價成本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和運行維護費;并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人工費、修理費等主要參數取值做了具體規定,對供水企業職工人數定員、管網漏損率控制等實行激勵約束機制,有利于破解“鞭打快牛”問題,能夠激勵供水企業精簡人員,降低管網漏損率,挖掘潛力,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供水價格多元化
新水云水務營銷系統,對水價定義有著靈活多變的配置功能。我們將供水價格分為四個部分構成:基礎水價、代征價、附加價、執行范圍。
代征價、附加價是對國家政策的精準把控和深入解讀的基礎上,打造的可適用多業務場景的亮點功能。例如文件中明確指出的“城鎮供水定價成本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和運行維護費”,此類費用可以通過自定義“代征價”、“附加價”的方式,予以核算并出具相關統計報表。
執行范圍是與基礎水價配套使用的自定義階梯水價范圍的亮點功能。水司可根據各地方政策要求,自由定義“居民生活階梯用水”、“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各檔水價的水量執行范圍,營銷系統無需進行二次開發,即可根據價格的執行范圍,實現不同階梯、不同額度的水費計算策略。
新水云營銷系統的水價自定義功能是具有前瞻性、適應性、發展性的設計,既能良好的適應未來供水價格調整及改革的發展趨勢;又能最大程序的降低政策影響帶來的程序改造升級的復雜度。
▲新水云水價軟件截圖
關鍵詞:降低管網漏損率
新水云營銷系統對管網漏損率也有完善的計算方案,是提供給各個水司對于“管網漏損率”考核的有力參照。除傳統售水水量抄錄、水費計算、水費收繳外,另新增“考核總表抄錄”功能,且每個用戶均歸屬于某一塊考核總表,通過考核總表的水量抄錄以及下轄用戶戶表水量抄錄,可以計算出每一塊考核總表的“漏損率”,實現了責任到人、管理到人的精細化管理需求。為將來各個水司提供精細化管理奠定了數據基礎、考核依據和發展前景。
▲新水云漏損可視化管理
兩個《辦法》的修訂出臺,有助于進一步規范城鎮供水價格管理,提高價格監管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水平,保障供水、用水雙方合法權益,促進城鎮水事業健康發展,節約和保護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