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委員會主席趙白鴿走進藍迪平臺企業----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三川智慧董事長李建林陪同參觀調研。
李建林詳細匯報了三川智慧發展情況,該公司由江西三川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于2010年上市,是江西省第一家在深圳創業板、國內首家以水表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公司以涉水的相關產業鏈為發展目標,以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載體,構建綜合性的智慧水務數據云平臺,為供水企業乃至整個城市提供包括用水計量、管網監控、產銷差管理、水資源監測、水質檢測在內的水務運營整體解決方案,致力成為領先的物聯網數據服務型企業。
經過四十多年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三川智慧已建有江西鷹潭、山東臨沂、浙江甬嶺三大水表生產基地,主導產品三川牌水表年生產能力達1000萬臺,產品不僅覆蓋中國大陸,還遠銷東南亞、美洲、非洲等海外市場。三川智慧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展綠色能源,并實施“智慧水務+環保水工”發展戰略,全面拓展國內各大城市智能水表業務市場。
趙白鴿對三川智慧積極參與國計民生建設表示充分肯定,三川智慧能從地方型的手工作坊,發展成初具規模的上市公司,這種不畏艱難,敢于科技創新的精神值得肯定。隨著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逐步展開,儀器儀表技術也將朝著微型化、多功能化、人工智能化、虛擬化等方向發展,所有的儀器儀表將會互相連通,數據將會高度整合,同時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實行更加精密的控制,將會變得更加智能化,要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升級提升傳統產業,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趙白鴿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儀器儀表行業將迎來更加深刻的變化,未來十年到十五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挑戰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將很難生存下去。對于儀器儀表企業來說,要加緊研發,緊跟歷史潮流實現產品的升級。同時,還要提升三川智慧發展的戰略布局,著眼于國際市場,依托藍迪國際智庫已有的國際網絡平臺,“借船出海”。緊密聯合平臺資源,完善產品面向市場的服務體系及強化科技創新力。21世紀的成功者不是資源擁有者,而是是資源組合者,所以,藍迪國際智庫也會進一步本著“挖掘、培育、推介”原則。助力像三川智慧這樣有創新驅動力的企業,打造民族品牌,推薦企業更快速穩健的走向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