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3月22日,適逢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在北京盛大開幕。備受水務行業矚目的“2018年度水業企業評選”結果揭曉,粵海水務再次榮膺“2018年度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并以2700萬噸/日的水處理規模,位居全國水務企業第二。
圖為粵海水務總經理譚奇峰(右7)出席論壇啟動儀式
作為水務行業的盛會,本屆論壇以“探尋內生價值 重構多維邊界”為主題,匯聚了多位部委領導、專家和上千位行業人士,解讀當前政策形勢、經濟環境、產業格局,系統性梳理產業宏觀現狀,整合價值、運營、資本等業內最具共鳴性熱點話題,從頂層設計、戰略規劃、市場需求、商業模式等維度出發,實踐“兩山經濟”理論,探尋企業戰略發展之道,釋放領跑企業新價值。粵海水務總經理譚奇峰出席論壇并發表了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水企使命與擔當》的主題演講。
圖為譚奇峰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譚奇峰說,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標志著大灣區的發展進入了新時代。《綱要》明確指出了“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重點提及了強化水資源安全保障,加強粵港澳水科技、水資源合作交流。《綱要》傳達出幾條重要信息:一是未來的大灣區建設加強水資源安全保障刻不容緩;二是中國水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創新,水利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空前;三是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已成國家戰略,構建優質生活圈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水市場。
譚奇峰分析了大灣區的水情和灣區水務行業呈現的四大發展趨勢。他指出,粵海水務長期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是大灣區的龍頭水務企業。目前,粵海水務已在大灣區投資運營12個水務項目,涵蓋了原水、自來水、污水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全水務產業鏈,總規模為1835.5萬噸/日,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和示范效應。作為有著省屬國企背景的水務企業,粵海水務義不容辭承擔起建設大灣區的使命。
圖為譚奇峰在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譚奇峰用四個關鍵詞詮釋了粵海水務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的當下行動。一是安全。一方面,粵海水務目前正在投資建設的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是中國首個寫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水務項目。通過建設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和運營東深供水工程這兩大世紀工程,粵海水務將把廣東西江、東江兩大水系連通,使大灣區水源安全得到徹底保障。另一方面,粵海水務關注水質檢測,通過水質監測監控預警平臺和先進科學的管控手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水質安全。二是創新。通過引入國內外先進科技資源,籌備組建粵港澳大灣區水資源安全保障聯合創新中心,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產融創新服務。三是智慧。充分利用灣區完善的信息產業鏈,構建一體化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加快推進灣區水務信息化水平。四是生態。從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采用深埋盾構方式在深層地下空間建造,節約數萬畝土地資源的全過程生態管理,到粵海裝備技術產業園的可持續低碳高端生態設計,再到廣州東山湖水質提升項目的“五水共治”理念,粵海水務將生態理念貫穿產業鏈始終,致力于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和引領者。
譚奇峰的發言受到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并獲得一致好評。
圖為“2018年度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頒獎現場
粵海水務已連續多年榮登“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此番獲獎,再次凸顯了粵海水務的綜合實力。截至2018年底,粵海水務在全國各地投資運營水務項目40余個,服務約5800萬人口,水處理規模2700萬噸/日,業務涵蓋原水供應、自來水經營、污水處理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等水務全產業鏈,規模、收入和利潤均位居國內同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