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8日訊(記者 肖祖華 通訊員 李 斌)1月6日,綏寧縣自來水公司副經理袁光漢再次來到綏寧縣麻塘苗族瑤族鄉三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函續家,給楊老帶去了治腳病的特效藥。楊老開心地告訴袁光漢,他的腳病基本治愈了!說起楊老的腳病,袁光漢說,一年多來,最難忘的就是楊老那雙腳,現在這一塊心病總算可以了卻啦。
2017年6月17日,袁光漢初次下鄉扶貧走訪,無意中見到楊函續那雙腳時,格外震驚。楊函續的腳從腳肚到腳背再到腳根都是那么的粗糙、青黑和恐怕,一層一層呈魚鱗狀的繭子顯得特別蒼老,腳裸處的裂紋非常深,蒼蠅時不時的去“親近”那裂開的傷口。而楊函續似乎見慣不怪,只是用手不停地去抓撓去逐趕。
“這么嚴重的皮膚病干嘛不治療?”袁光漢第一句話就有點責怪他的意思。“哎,家里窮,沒辦法。以前也零零碎碎擦過一些藥,可是沒什么效果。”楊老用手指了指窗臺上一大堆皮膚藥物。“這腳病有多長時間了?”袁光漢問。“差不多快五年了。”“不能再拖了。對身體不好。”袁光漢說。“沒事,習慣了。”
楊函續今年62歲,因發展動力不足和病痛成為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妻子因小兒麻痹癥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干不得什么體力活。因為結對幫扶,袁光漢走進了他們的生活……
楊老家里條件差但還算是干凈衛生。由于缺少經濟來源,吃住特別簡單,生活相對艱難。袁光漢仔細查看他們家的伙食,基本上是清淡的小菜,很少有“油星子”。楊老喜歡喝點小米酒,雖然清貧,卻格外有滋有味,很是滿足。
“要是能喂個豬,養點家禽什么的更好。”袁光漢提議。
“想是想過,但是兩人身體不好,做不得重體力,田種得少,哪有谷子喂。”
“下次到縣城來記得打我電話,我陪你去皮膚科看看腳病。這腳病拖不得,必須早治早好。”離開之時,袁光漢再三囑咐楊老。“要想脫貧必須治好腳上的皮膚病,否則,今后怎么干農活?”
“好的。我記得你的電話。你姓袁,是縣自來水公司的。”楊函續指著扶貧公示牌說。
大約一個月后的中午,袁光漢正在家里午休。突然電話鈴響了,是楊老打來的,他說他兩口子到了縣城汽車北站。袁光漢立即趕過去,把他們接到一家醫院的皮膚科,醫生認真檢查了楊老的腳病,認定為嚴重的蕁麻疹。于是對癥下藥開了些涂擦的外用藥和口服藥,告知楊老要按時用藥,這段時間要少喝點酒,慢慢就會好。楊老點頭答應。袁光漢擔心他的酒癮那么大怕是每餐少不得酒喲。再三叮囑楊老:“你可要聽醫生的話,要不這病難治得好。”為了減輕楊老的經濟壓力,袁光漢主動為他支付了醫藥費。
袁光漢一直惦記楊老腳上的皮膚病。因此,每次扶貧走訪第一件事,袁光漢首先去楊老家看看腳病情況。經過多輪治療,楊老的腳雖然有所好轉,但沒有想象中的效果。“還要繼續鞏固才行。不能停藥呀,下次我再想辦法幫你帶點特效藥下來。”“好,好,感謝,感謝政府。”楊老很是激動。
帶著楊老的企盼,袁光漢回到縣城,利用工作之余開始重點留意朋友圈那些治腳病的各類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位叫向金輝的老朋友正好在代理一種中草藥水噴霧劑和牛皮癬特效藥,兩種同時用可以專治腳上各種疑難雜癥。
既然是老朋友推薦,不試咋知道,一定要給楊老試試才好。剛好第二天是下鄉扶貧走訪的日子,袁光漢立刻到向老朋友那里購買了一份特效藥帶給楊老,在鄉下親自給楊老噴藥、擦藥,楊老非常配合。
又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楊老告訴袁光漢,他的腳病好的差不多了,效果看得見,基本治愈!
看到楊老漸漸好起來的腳和開心的笑臉,袁光漢真希望楊老能夠早日擺脫病魔,擺脫貧困,愿微不足道的點滴給他帶來更多實惠,更多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