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始創于1965年,注冊資金11800萬元,是一家技術領先、產品多元化的水表制造商和領先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湖南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是中南地區水計量行業綜合實力最強的制造商之一,目前產品有230多個型號,年生產量達300萬臺以上。
企業文化
宗旨:以品質求生存、以誠信謀發展
精神:吃得苦、耐得煩、打勝仗、敢挑戰
品牌熱線:400-0033-8000

今年7月,喜訊傳來,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獲得全省“100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扶持,并獲得130萬元的資金支持。全省“百項重點新產品推進計劃”是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具體舉措。一塊小小的水表,如何躋身制造強國戰略的扶持項目?
“智能、超聲波、電磁、NO-IOT物聯網……”10月17日,記者從企業傳來的產品名單中發現,每一塊“小水表”產品名稱前,都被冠以了“高端”的新名詞。這些飽含“智慧”的產品與傳統的水表相比,“智”在哪里?打開企業的網站,記者大開眼界:
預付費射頻卡智能水表(IC卡智能水表)以射頻卡為載體,水表根據表內剩余金額、水表狀態等參數控制閥門開關,從而實現預付費的功能;
超聲波水表采用了超聲波傳播相位與時差測量技術,解決了傳統水表空轉、小流量不計量、壓損過大等問題;
電磁水表是根據供水企業實際要求而專門設計的計量儀表,優化供水,穩定好,使用壽命長;
NB-IOT物聯網水表通過專網通訊將數據傳輸至服務平臺,安裝時無需布置線路與采集設備。高安全、廣覆蓋、低功耗、大鏈接可以較好地解決傳統水表和現有智能水表的問題,并更好地滿足水務行業的發展需求。
緊跟“智能制造”的時代步伐,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從單一產品制造商向系統方案解決商轉變,這或許是常德牌水表逐漸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的秘訣。
臨危受命 跨界經營
“常德牌”水表橫空出世
2018年7月,常德市產業立市企業家大講堂第五次專題講座開講。在眾多“年輕”的學員中,常德水表的董事長李發銀的身影引人注目。而此前,只要市里組織學習考察,李發銀總是積極分子。從企業管理的門外漢,到帶領“常德牌”水表一路披荊斬棘,李發銀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懂就學,不懂就問,只要用心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2002年,在花都大酒店和金恒裝飾擔任負責人的李發銀、羅宗芝夫妻倆,已步入不惑之年。正當所有人都以為夫妻倆會守著家業過安穩日子的時候,李發銀、羅宗芝卻籌謀起了“跨界經營”,把目光投向了舉步維艱的常德水表廠。
成立于1965年的常德水表廠,曾是全國水表行業第五家定點生產水表廠,填補了中南地區水表行業的空白。然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大量國企由于經營不善面臨困境,常德水表廠也未幸免。
怎樣讓曾經的“金字招牌”煥發新的活力?在常德市政府的號召下,李發銀、羅宗芝夫婦動了心思,于2002年底正式收購常德水表廠。憑著對家鄉的熱愛,李發銀、羅宗芝夫婦將企業更名為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創立了“常德牌”水表品牌,成為常德唯一一家以“常德”冠名的工業品牌。
面對原廠管理斷層已達半年之久,原客戶關系大量流失的現狀,李發銀從零起步,邊學邊做,很快打開了市場。對當年那段艱苦的日子,李發銀記憶猶新:臨近年末,他帶著原廠留下來的7名業務骨干,坐著綠皮火車四處奔波,拜訪客戶,經常一出門就是一個多月,風餐露宿是常事。見面三分情,很多客戶都被李發銀的誠意打動。“雖然辛苦,但公司大量良好的客戶關系就是在這個時候積淀下來的。”
在2017年終大會上,李發銀有感而發:“15年前,我們成立了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那時的我從第三產業的服務行業到現在的第二產業的工業企業,當時我覺得自己是一位門外漢,做企業自己也有很多方面都跟不上來。這些年也吃過好多苦,碰過好多壁,但我有一個執著的信念:既然選擇了做這個企業,那我一定要把這個企業做好,只有堅持做一行,愛一行,才能把一件事干好。”
內強管理 外拓市場
緊跟“智能制造”時代步伐
誠意,是企業進入市場的“敲門磚”;產品,才是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經過深入走訪調研,李發銀夫婦敏銳地捕捉到了水表行業從機械時代步入智能時代的市場轉變。夫婦倆迅速分工,內強管理,外托市場,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有傳承有創新,用董事長李發銀經常在公司晨會上說的就是:“要吃得苦、耐得煩,打勝仗,敢挑戰!”
2004年,常德牌水表成功研發出預付費IC卡智能水表,一經推出,就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深受社會好評。同時,常德牌水表在行業內率先采用工廠5S管理模式,嚴格把控研發生產,保證產品質量,多次成功成為各大用水單位的中標供應商。2008年,湖北荊門石化煉油廠18000只機械表價值110萬標的面向全國招標,多家水表廠聞風而至,當時行業中一家頗有影響力的廠家志在必得,中標呼聲也是最高。但李發銀卻對自家的產品充滿信心。在經過招標公司專家團對投標企業的質量體系、報送材料、市場信譽等方面進行層層嚴苛的考核后,最后這家企業和常德牌順利入圍,進行最后的產品檢測考核。很快產品檢測結果出來了,常德牌所有產品全部通過檢測,順利勝出。為進一步確保產品性能,招標企業再增加了一次最原始的滴水測試,還沒來得及慶祝的常德牌水表再次登上賽場。這一次常德牌水表依舊沒有給對手機會,以高于對手0.2噸的測量精度徹底征服現場所有人,又一次憑借高質量、高性能的產品質量通過了測試,順利拿下標的。
常德牌水表一戰成名,逐步拓寬了全國市場。此后,公司不斷根據市場需求,推陳出新,目前產品有230多個型號,年生產量達300萬臺以上。
精細服務 革新突破
國家標準背后的常德“智”造
2012年常德牌商標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4年在長沙成立新技術研發中心,搭建國內最先進的“智慧水務平臺”;2017年開啟上市籌備,并成立品牌推廣暨國際貿易中心……常德牌水表的發展步履穩健,并贏得了“東有寧波,西有常德”的行業美譽;參與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并任中國計量協會水表工作委員會常任理事單位;先后榮獲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免檢產品、全國質量信得過單位、AAA級信用企業等榮譽,成為湖南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過硬的技術、強大品牌影響力,讓常德牌水表開始遠銷海內外,在每年的大型水行業展會上都能斬獲大單,屢獲客戶青睞。2017年9月5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來自俄羅斯的客商團駐足常德牌水表展臺,在了解了公司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后,連連驚嘆:“中國的水表制造已經做到這樣智能了,太了不起!”
面對全球水資源日漸匱乏,如何有效地提升用水效率降低漏水,為水務管理提供更精細化的服務,成為水表行業新的挑戰和機遇。“常德牌水表”迅速反應,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智能工業相融合,研發生產的NB-IoT物聯網水表和智慧水務解決方案便是承載這一服務的重要載體。
今年年底,公司投資4.8億元在常德高新區新建的300畝現代化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投產,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8億元以上,利稅1.5億元以上,安置就業1000余人。“搭乘市委、市政府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的春風,全力助推常德品牌,常德牌水表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推進智慧水務的發展,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提到常德牌水表的發展前景,李發銀信心滿懷。(常德日報 孫瑋懌 齊榮 楊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