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一間狹小的船艙,一面鮮艷的黨旗掛在艙壁中央,十多名身穿制服、佩戴黨徽的黨員,右拳緊握,重溫入黨誓詞。日前,在景寧千峽湖綠草渡口湖邊碼頭,麗水市首個“水上服務黨支部”——景寧畬族自治縣千峽湖航區水上服務黨支部正式成立。
千峽湖庫區是浙江第二大水庫,涉及景寧的九龍鄉、渤海鎮、紅星街道3個鄉鎮(街道)共65個行政村399個自然村,共有3.26萬名庫區群眾靠水路出行。2009年開始,景寧陸續開設12個渡口,免費接送沿線群眾。渡口方便了群眾,卻給渡工中的4名黨員帶來“煩惱”:千峽湖景寧航區水域面積廣、航線里程長、渡口碼頭多、船員居住散,黨員的日常管理和作用發揮成了問題。49歲的渡工藍光標說,自己組織關系在村里,每月有一半多時間在水上,近幾年,自己家里鶴西街道城北村的黨建活動越來越多,但常因工作參加不上,感覺對不起家門口貼的“黨員家庭”標志。
這樣的問題不只是渡工們有,縣港航管理所黨支部書記李火林也深有感觸:在交通運輸等特殊行業,由于黨員們主要工作時間都在路上,加上一些人家在農村,黨組織關系不在工作單位,下班后又都會回村。成立服務黨支部的初衷,就是希望在不變動組織關系的前提下,為黨員提供一個可以在崗位上參加黨的活動、履行黨員義務的組織平臺。
“服務黨支部成立后,每季度組織一次學習活動,每月有一個主題黨日,每名黨員聯系一艘渡船、一名一線渡工黨員,重點要打響紅色服務品牌”。船艙內,貼著的支部計劃這樣寫道。
“現在,我們的船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渡船’了。”黨員徐曉東是渡船船長,當渡工近10年,無論刮風下雨、陰晴圓缺,只要群眾有需要,即便是在深夜,即便只是一名發燒的群眾,他也會立即開船。當他代表黨員渡工們接過了“共產黨員先鋒號”的牌子時,堅定地說,“這條紅色的渡船,從今往后將全心全意為庫區百姓服務。”
這句話也引起了船上黨員的共鳴。44歲的黨員渡工雷根盼說,千峽湖這么美,可不可以借渡船、渡口開發旅游,推動鄉村振興?陳建發忙說這是個好點子。“我正準備在村里先開一家農家樂,這兩天在設計圖紙。我們的‘紅色渡船’不僅要載著群眾出行,還要載著他們從綠水青山駛向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