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行業開拓者,產業鏈完整打造核心競爭力
公司是中國水處理行業的開拓者,成立 30 多年以來一直專注于環保水務行業,目前具備產品研發、咨詢設計、工程承包、投資及運營管理、環保設備產銷等完整全產業鏈。公司重點發展大中型水務投資運營類項目,目前在全國擁有 21 個投資運營項目(含 5 個在建),其中污水處理規模達 105 萬噸/日,供水規模 55.5 萬噸/日。由于公司產業鏈完整及投資運營單個項目規模大(普遍在 5 萬噸/日以上)的優勢,再加上多年豐富的從業經驗和良好的管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較為突出,平均水處理成本不足 0.6 元/噸,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彰顯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品牌優勢明顯。
不斷鞏固傳統水務業務,積極開拓新興業務奠定未來增長
2017 年公司中標了祁陽、沅江、周口沙南三期、沙爾沁、長春東南廠、丹北后巷等污水處理項目,訂單金額 10.88 億元,較去年有所增長。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十三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市場空間約 5644 億元,公司上市后有望借助品牌優勢和融資優勢充分受益行業增長,傳統水務業務不斷鞏固。與此同時,公司也在積極開拓固廢、生態等新興業務,把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業有機固廢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生產有機肥作為主要發展方向,聯手南京農業大學(技術支持)與控股聯業科技(設備與運營經驗)大舉進軍有機固廢資源化應用領域,目前已經簽署新疆(10 萬噸)、農安(30 萬噸)、亳州(10 萬噸)總計年產 50 萬噸有機肥項目,在目前環保督查趨嚴,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剛起步的階段,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市場大有作為,公司提前布局,奠定未來增長。
運營業務占比高,現金流充裕+資產負債率低,擴張蓄勢待發
污水處理和供水業務是很好的運營資產,公司 2015-2017 年的營收中,投資運營業務占比分別為 51.51%/51.32%/51.53%,毛利占比分別為 71.05%/68.65%/66.00%,是為數不多的的水務運營上市公司之一。不含 BOT/BT 項目投資支付的現金,公司 2015-2017 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 6.53/7.81/3.82 億元,現金流創造能力強。2018Q1 公司在手貨幣資金 6.08 億元,資產負債率只有 35.67%,處于行業較低水平,融資有較大提升空間。公司現金流創造能力強+資金充裕+資產負債率低,助力公司擴張。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預計公司2018-2020 EPS 分別為 0.49、0.58、0.65 元,對應當前股價 PE 為42、35、32 倍,公司為剛上市的次新股,估值有點偏高,但我們看好有機固廢行業的發展前景,因此給予公司“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