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三川智慧(300066)NB-IoT水表驚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一時間 “一個老百姓家中毫不起眼的水表,是如何得到央視的青睞”引發廣泛討論與關注。
報道中提到:江西努力從政府服務、產品應用等方面,打造助力新興產業成長的“小氣候”,為發展增添新動能。其中江西省鷹潭市供水總公司總經理彭靈有特別提到:“加入了物聯網技術的水表,更加智能,我們可以實時看到哪里的管道出了問題,整個城市的供水管網的漏損率由以前的20%降到了現在的11%,相當于一年為整個城市節約了250萬噸水。”至此,這個小水表的“大貢獻”展現到了世人面前,也似乎間接解開了文章開頭的疑惑。
事實上,三川智慧一直致力于為人類科學用水、健康飲水而服務,而物聯網水表便是承載這一服務的最重要的載體。然而,物聯網水表的應用效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公司近三年的研發投入、設計、反復驗證。2018年1月,三川智慧在鷹潭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與中國信通院、華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通力合作,在鷹潭主城區成功部署NB-IoT智能水表近七萬臺,且上線率均保持在99%以上,打造了全球首個萬量級智能水表應用示范城市。
鷹潭作為國家“智慧新城”建設的試點示范城市,已經建成三張覆蓋全域的窄帶物聯網。三川智慧將依托國家支持新興產業的良好環境以及鷹潭市移動物聯網產業集聚發展的生態優勢,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助推產業發展,積極踐行“為人類科學用水、健康飲水而努力”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