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河污水處理廠生物除臭裝置實景圖。
一站式可移動污泥脫水裝置
城市供排水是一個龐大繁雜的系統,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水務行業也需要緊跟時代潮流,在工程建設中凝聚“水務智慧”。近年來,深圳水務集團不斷開發最新工藝技術,并在建設中推廣應用。
今年4月,福田污水處理廠完工,日均處理水量達到40萬噸,服務人口超百萬。福田污水處理廠將進一步改善深圳河灣水污染狀況,提升深圳市整體環境水平。那么建成后的福田污水處理廠采用了哪些新技術來保障這些目標得以實現呢?
在污水處理這一關鍵環節,福田污水處理廠項目采用多段強化脫氮改良AAO工藝,深度處理采用纖維轉盤濾池+紫外消毒工藝,處理后出水水質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在污泥處置環節,福田污水處理廠建設了污泥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可低于45%,脫水后的污泥再外運至專業的處置中心進行處置。福田污水處理廠還尤其重視臭氣處理問題,在全廠所有產生臭氣的場所,均設置了生物除臭裝置,處理后空氣達到GB18918一級標準。
未來,水務集團將更加注重研發新技術,將“智慧水務”“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應用到水務工程建設中,進一步改善城市水環境,讓城市守得住青山綠水,讓市民用上優質水、放心水。
深圳水務集團十大高強“武藝”
水廠是如何監測水質的?污水處理廠是怎樣消除臭味的?水體環境通過什么方式得以改善?年底,特為您揭秘水務集團十般高強“武藝”,每種武藝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生物風險監測預警技術
關鍵詞:控制生物風險 保障供水安全
問:劍水蚤、紅蟲等微型動物在凈水系統滋生繁殖,對水質造成重大威脅怎么辦?
看招:水務集團自主研發了臭氧活性炭工藝微型動物集成控制技術,通過建立生物風險的監測方法和預警體系,根據風險的類型和級別,啟動全流程生物控制技術體系的不同環節,保障水廠出廠水生物安全性達標。
2.水質毒性生物監測儀
關鍵詞:水質衛士 生物實時監測
問:水體環境時刻在變化,如何監測水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
看招:水質毒性生物監測系統(RTB)是一款在線式水質預警監測設備,該設備通過高清圖像處理設備對魚群運動的行為進行觀察,實現對當前水質狀況的分析,能對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給出警告提示。
3.智能消火栓
關鍵詞:快速定位 監測異常 信息化管理
問:突發火災卻發現消火栓有故障,耽誤救援時間,怎么辦?
看招:通過給消火栓添加芯片,從而實時監測消火栓水壓不足、非法用水、被撞等多種異常;通過遠程監控平臺、手機APP等多種形式對火災地點周邊消火栓進行準確定位,實現消火栓的信息化、統一化管理。
4.智能井蓋
關鍵詞:防澇 防盜 防“陷阱”
問:汛期暴風雨中井蓋可能會被沖走,導致馬路出現“陷阱”,該怎么防治這類安全隱患?
看招:水務集團下屬開天源公司研發的智能井蓋主要針對城市內澇進行預警預報,具備水位監測、微動監測、遠程通信等功能,實現地下水位、井蓋狀態以及路面溫度等信息的采集和傳輸。
5.資源化污泥處理裝置
關鍵詞:一站式 減量化 資源化
問:將市內污泥外運處置耗時耗力耗錢,怎么解決?
看招:水務集團自主研發的一站式可移動污泥脫水集成裝置,實現了深圳本地污泥與水泥窯摻燒的資源化處置。現已建成投產了羅芳污水處理廠污泥低溫干化項目。
6.水體生態修復術
關鍵詞:消除黑臭 提升自凈能力
問: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爆發,咋辦?
看招:水務集團自主研發的“植物根際促生菌原位生態修復技術”把水體和底泥中的富營養物質就地轉化為微生物及其他生物的食物,在實現水體凈化、消除黑臭的同時,大幅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和抗沖擊負荷。
7.污泥炭化工藝設備
關鍵詞:高效減容 資源化
問: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堆放容易產生二次污染,怎么解決?
看招:水務集團自主研發的污泥炭化工藝裝備,通過炭化過程,把部分市政污泥進行資源化處置,制成活性炭,作為透水磚的填料。
8.集約化污水處理設備
關鍵詞:多載體 模塊化 集約化
問:小村莊建不了污水處理廠和管網,村里污水如何處置?
看招:水務集團自主研發的多載體集約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成熟穩定設備處理單元組合,每個單元的處理功能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從而面向更寬的處理需求;所需空間小,可以被廣泛應用于村鎮污水的集中處理。
9.高效生物除臭技術
關鍵詞:高效除臭 改善市政設施環境
問: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如何更好處理臭氣問題?
看招:水務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效生物除臭設備,采用封閉式結構,規模小,外部美觀,投資運行成本低,操作維護方便,可以高效解決一些市政公用設施存在的臭氣問題。
10.NB-IoT物聯網智能水表
關鍵詞:NB-IoT技術 高精度 大數據
問:現在都流行智慧水務了,啥時候我家水表也能智能化?
看招:水務集團和華為公司、中國電信通過戰略合作,共同推廣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的行業應用。物聯網智能水表具有高精度計量、高密度數據采集、低功耗、低成本的特點,可協助監控水表實時狀態,控制管網漏失率。通過用水大數據分析,優化“最后一公里”供水服務,促進智慧城市建設。 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