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灣濕地
高效噴灌工程
亮點直擊
肩負護航成都供水安全的重要使命,成都第二水源四川省李家巖水庫工程今年10月正式開工,新“放心水缸”離成都市民越來越近。
承載治理成都水環境的民生期盼,今年成都413條河渠污染治理初見成效,全市河渠水環境質量總體上呈穩定好轉趨勢。
邁進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前進步伐,今年成都全市(市區)節水量達2314萬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8.5%。
打好成都水利扶貧的攻堅戰役,成都市水利扶貧和支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工作實現了新突破、取得了新進展、掀開新篇章。
……
站在新的交匯點,回望2016年,成都水務工作系統推進,蹄疾步穩;重點項目各有“打法”,全面開花。
備受關注的四川省李家巖水庫正式開工,將為成都帶來哪些供水“紅利”?全市413條黑臭河渠治理工作,市民為何點贊?推進節水工作,于城市有哪些重要意義?成效顯著的水利扶貧,背后凝聚著水務干部扎根基層的哪些感人故事?
【肩負護航成都供水安全的重要使命】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工程開建
創造全國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都速度”
成都第二水源的四川省李家巖水庫工程今年10月在崇州市文井江鎮正式開工,預計54個月后,這個成都新的“放心水缸”將建成,而成都的供水安全也將迎來“雙保險”護航。
青山掩映,道路蜿蜒,在距離崇州市懷遠鎮境內青峰嶺大橋上游約1.3千米處,就是李家巖水庫工程壩址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成都新的“放心水缸”的“缸口”。
對于成都的供水安全,李家巖水庫工程到底有多重要?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口的迅速發展,成都需水量在不斷增大。目前,成都市中心城區全部依靠都江堰水利工程供水,供水水源單一、應急保障水平低且抗風險能力差,一旦岷江上游(都江堰渠首以上)或供水渠道出現問題,城市供水將面臨巨大風險。
李家巖水庫建成后將為成都帶來哪些具體的供水“紅利”?“李家巖水庫建成后,能為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并為中心城區補水,有效提高中心城區應對供水安全事故風險能力。”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回溯李家巖水庫從籌備到開工的歷程:2014年5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李家巖水庫項目列入全國“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2015年4月9日,國家發改委批復李家巖水庫項目建議書;2015年5月19日李家巖水庫項目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列入第一批12個國家層面聯系的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項目之一;2016年6月12日國家發改委批復李家巖水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16年8月21日,李家巖水庫配套工程實現開工;2016年10月9日,李家巖水庫工程實現正式開工……三年半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項目前期工作,完成了開工,現工程導流洞正緊張施工,明年實現圍堰截流,創造了全國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成都速度”。
【承載改善成都水環境的民生期盼】
市民點贊:
水環境治理讓市民生活更美好
“蘇坡六斗渠這邊自從進行了雨污分流的整治后,水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再也聞不到臭味了,治理不僅讓河道美觀,更發揮了實際的效用,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家住武侯區花龍門社區的居民陳俊輝見證了蘇坡六斗渠治理前后的巨大變化。
“現在的圍機溝和過去的圍機溝是大不一樣了!圍機溝修深修寬后,基本消除了周邊居民的防洪隱患,同時,我幾乎是看到溝兩邊引發污染的直排式廁所被取締了,水污染治理得很好,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們周圍居民的居住環境,以前看到溝里的水都不舒服,現在看起都賞心悅目。”家住三河社區十二組村民廖建茹對身邊的水環境治理贊不絕口。
“我們九幾年剛搬到摸底河這條排洪渠旁的時候,臭氣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現在治理了后,河道兩岸都重新打造,我們靠河邊的住戶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住黃忠金沙公園東社區的宋湘麒偶爾會沿著河道旁的步行綠道散步,使用健身器材,累了便坐在休閑椅上吹吹清新的河風。
……
市民深切的體會,由衷的點贊便是對成都水環境治理效果最實在的體現。
水務回應:
治理下河排水口11377個 清除淤泥、底泥、雜物278萬立方米
一直以來市水務局牽頭會同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市)縣采取“截污、清淤、配水、景觀提升、長效管理”等措施,對全市排查出的413條黑臭河渠實施了綜合治理。
綜合治理成效如何?據了解,目前,已圓滿完成三年治理任務,共治理下河排水口11377個,新建污水管道1357公里,新建污水處理設施369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68萬噸/日,關閉或整治養殖場和排污企業1720家,清除淤泥、底泥、雜物278萬立方米。已治理河渠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邁進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前進步伐】
節水縮影:
實施雨水回用項目 水處理反滲透濃水回收二次利用
今年通過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驗收的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在節水工作方面有不少體會。“根據全市節水工作要求,我們開展水平衡測試工作,推廣使用先進實用的節水新技術、新產品,實施雨水回用工程,搭建用水監管系統平臺。”據武侯區人民政府車輛節能科工作人員黃敏介紹,武侯區創新思維,實施雨水回用項目。收集的雨水經過沉淀池過濾后,主要用于綠化養護、地面清洗以及補充辦公區消防用水不足問題,“據統計測算,雨水蓄水池一次可儲存雨水120余噸,年節水900余噸,達到了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目的。”
“今年我們通過節水,節約了6萬方左右的水。”談及推行節水工作的具體措施,節水型企業雪花啤酒(成都)有限公司制造部經理邵德長說,公司將水處理反滲透濃水回收二次利用,用于車間現場衛生,公共衛生、綠化、景觀池等以前為自來水供應;同時將蒸汽冷凝水及閃蒸回收系統改造利用,將回收率由原來的50%提升到80%。
而這些正是全市節水工作全面推進、高效實施的有力縮影。
數讀節水:
節水量達2314萬立方米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8.5%
據市水務局介紹,今年,全市(市區)節水量達2314萬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8.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8.9立方米。56個市級部門創建成為第一批市級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全市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達到155家,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些數據背后凝聚著市水務局對節水工作的全力以赴。一直以來,成都不斷完善計劃用水管理,加大節水管理力度,不斷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積極推進區縣城鎮節水工作,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大力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節水型小區活動;積極推進科技節水工作;強化節水宣傳,提高全民節水意識;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節水管理。
“我們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嚴格執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全面實施非居民用水戶計劃用水管理,嚴格執行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打好成都水利扶貧戰役】
講述水利扶貧故事:
理清扶貧開發思路
對癥下藥高效推動水利扶貧
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市水務局干部王建偉擔任蒲江縣西來鎮福田村駐村幫扶工作組組長和第一書記以來,一直在堅守著心中的信念。
作為市水務局對口幫扶的相對貧困村,蒲江縣西來鎮福田村面臨農戶分散經營、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無集中居住小區等致貧原因。
水利扶貧,對癥下藥尤為重要。今年6月,王建偉來到福田村,便著手摸清了該村的經濟、產業貧困底子,理清了扶貧開發思路,全力改善貧困村的基礎設施,推動發展當地主導產業,并健全了基層治理機制。
“我剛來福田村的時候,遇見高溫天氣,村里獼猴桃種植面臨水源不足的問題,于是立即著手組織建設蓄水池10口、山坪塘1座,同時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談及未來的水利扶貧工作,王建偉信心滿滿,“市水務局非常重視,調配機關黨委、水利水保處等有關處室力量組成駐村幫扶工作組,對口幫扶蒲江縣西來鎮福田村。我們將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全面增強‘造血’功能,創新扶貧工作模式,帶動全體村民脫貧奔小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數讀水利扶貧:
幸福美麗新村水利建設完成投資3.79億元
相對貧困村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1億元
今年,市水務局幸福美麗新村水利建設實現新突破,相對貧困村水利建設取得新進展,貧困村水利建設掀開了新篇章。
據了解,截至目前,幸福美麗新村水利建設完成投資3.79億元,其中市縣兩級財政投入2.99億元,新建供水工程42處、供水管網7公里,新建整治渠系690公里、小微水源工程805處,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萬畝,飲水安全鞏固提升2.31萬人,新增恢復改善灌面15萬畝。全市100個相對貧困村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1億元,其中市縣兩級財政投入1.05億元。新建供水工程17處、供水管網23公里,新建整治渠系200公里、小微水源工程1237處,發展高效節水灌溉0.6萬畝,飲水安全鞏固提升1.33萬人,新增恢復改善灌面3.3萬畝。簡陽市31個2016年計劃脫貧村水利建設已完成投資1694萬元,新建供水工程30處,新建整治渠道79公里、小微水源工程657處,飲水安全鞏固提升1032人,新增恢復改善灌面2.87萬畝。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