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充分利用湖南路水廠的補峰能力。針對城區西部、北部供水管網末梢壓力偏低的情況,水務集團利用湖南路水廠,增加東阿源水的蓄水能力。在白天用水高峰時,湖南路水廠和東郊水廠共同加壓,合力供水,目前城區管網末梢壓力均保持在0.25兆帕以上,基本滿足了城區居民的用水需求。
二是制定科學合理的供水調度方案。水務集團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加強對供水壓力、供水量的監控。通過“城市供排水一體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平臺,技術人員可以隨時掌握各供水廠清水池的液位、出廠水壓力和管道流量等數據的異常變化,通過“大數據”分析原因、科學調度。
三是做好防汛應急準備工作。成立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汛應急預案,開展專項應急演練,組織防汛隱患專項檢查,查出并整改隱患多處。強化水廠防汛物資儲備,專人管理、專項專用,隨時補充,保證滿足防汛需求。防汛人員隨時待命,在接到防汛預警后必須在生產一線待命,確保發生險情時能夠快速處置。
四是做好供水設施檢修維護。先后完成了東郊水廠、湖南路水廠、東阿水源地的井泵設備、變配電設備的檢修保養工作,及時消除供水生產的安全隱患,使供水設施處于最佳運行狀態,確保供水高峰期能夠滿負荷正常運行。增加了城區供水管網測漏工作頻次,對部分老舊管道進行更換,最大限度地減少管道漏失。
五是加大水質檢測力度。檢測人員嚴把水質檢測關,定期對城區13個取水點取樣化驗檢測,及時檢測城區公共供水水質情況。東郊水廠、湖南路水廠均建立了化驗室,配置了水質在線監測儀器,可對余氯、渾濁度、PH值等進行在線檢測,確保公共供水水質安全。
六是提高供水管網突發事故應對能力。供水搶修人員24小時值班,一旦發現險情及時處置,減少供水事故給群眾生活帶來的不便。96568供水服務熱線24小時開通,可以隨時為用戶提供報修、咨詢、投訴等服務。 來源: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