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城市用水管理處主任任麗蓉告訴記者,隨著溫度的升高,居民用水量增加是正常的,目前銀川城市供水管網的供水能力不存在問題。一些區域出現供水不足,主要是因為小區綠化在6月至7月集中用水且用水量巨大,經相關統計,綠化用水占日常供水量的25%~30%,增加了城市供水管網的負擔。此外,部分老舊小區建設時,沒有達到設計范圍要求,供水管道設計管徑小造成供水不足,還有部分私接偷用消防栓用水,造成區域性泄壓的問題。
任麗蓉說,雖然銀川的水資源較為緊張,但通過新建水廠的投入使用和水廠供水能力的提升,城市管網有能力滿足老百姓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用水高峰期間與市民爭水比較多的是小區綠化用水和一些建筑工地的用水,其實這一用水矛盾雖然突出,但并不是不可解決的。如寶湖灣社區,這個社區引入了海綿城市的理念,將小區的屋頂和硬化路面的雨水通過雨水槽進行收集,存在儲蓄池中用于社區的綠化,停車場等地也采用滲水磚,讓降雨能夠及時補充地下水。寶湖灣項目經理鮑靜介紹,“把小區里的雨水收集起來用于灌溉,僅我們社區每年就可以節約水費30多萬元。”社區在建造之初就把雨水收集和雨水滲透都考慮到了,收集的雨水用于綠化、景觀噴泉,也為物業省下了一筆相當大的開支。
今年,銀川用水高峰期會從6月10日左右持續到7月末,持續時間為50天左右。平均日供水量從31.10萬立方米,迅速增加到40多萬立方米。
2015年供水高峰期間供水增長經歷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3月中旬到4月末,供水量每天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被稱為春季供水的J型增長區。
第二階段:從5月初到6月上旬,日供水量基本穩定在36萬立方米,被稱之為夏季初的供水穩定階段。
第三階段:從6月中旬到7月末,供水量達到每天40多萬立方米,被稱之為夏季供水高峰期,持續50天左右。(記者 李鯤鵬)
延伸閱讀
明年銀川可用再生水2.16億立方米
能裝滿86400個標準游泳池
記者從銀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銀川正在逐步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標準,設計了一整套再生水利用規劃和方案,計劃2017年全市能達到一級A的再生水可達2.16億立方米。
近日,銀川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并將投資37.64億元建設10條綜合管廊,綜合管廊的管網當中規劃有再生水管線,能夠通過管網把清澈干凈的再生水送到千家萬戶,市民可以用再生水沖洗馬桶、澆花、拖地、甚至是洗衣服。
銀川市住建局公用事業處科長湯進忠告訴記者,再生水處理過程比自來水還要嚴格,一級A標準的水處理后還要進行沉底和液氯消毒,各項指標控制極為嚴格,除了不能飲用之外當做生活用水都是安全的。
“再生水的價格也比普通自來水低很多,北京去年實施了再生水入戶項目,市民購買一立方米自來水需要5元多,而再生水只需要1元多,很多市民買來拖地、沖廁、澆花。”湯進忠說,今后,自來水只作為居民的飲用水,生活用水都可以用再生水替代,這樣城市供水的壓力將得到極大改善。
2.16億立方米的水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有人算過一筆賬,2500噸水可以注滿一個長50米、寬26米、深2.2米的標準泳池,2.16億立方米足足可以裝滿86400個標準游泳池。銀川市河道管理所所長岳國慶說,艾依河承擔著銀川市湖泊濕地70%的補水任務,艾依河主要通過唐徠渠、三沙源水庫、平安支溝進行補水,去年全年生態補水量達到4389.07萬立方米。“如果能將再生水用于鳴翠湖、麗景湖、孔雀湖、燕鴿湖、寶湖、章子湖、堿湖、七子連湖、中山公園、北塔湖等景觀湖泊濕地的補水,可以減少黃河供水的負擔。”湯進忠說,“銀川周邊及平羅縣還有大量的鹽堿地難以開發,可以利用再生水用于土地的排鹽堿,改善土壤土質,讓這些原本荒廢的土地成為良田。”湯進忠告訴記者,除了自然環境和用于農業之外,再生水可以充分用于城市路面的灑水降塵、城市綠化、景觀噴泉的用水等等,再生水還可以供給企業用于生產,較低的水費能減少企業的負擔。
銀川城市用水管理處主任任麗蓉說,我們正在逐步提升污水處理標準,加快再生水管線鋪設進度,這些高品質的再生水,可以用于工業、農業、綠化、補充濕地等方面,推廣使用再生水將有效改善其他用途搶占居民生活用水,緩解夏季供水高峰期用水量持續增長的趨勢。 來源:銀川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