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新華網與中信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水務高峰論壇”在北京五洲皇冠國際酒店成功舉辦。論壇以“政企合力‘治水’ 共贏‘十三五’”為主題,來自政府、企業、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等方面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我國地方政府治水及水務行業發展建言獻策。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在論壇致辭時指出,要牢固樹立大水務的理念和系統治理的思路,大水務建設可以為經濟中高速增長提供新動能,努力實現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的創新發展 。
季曉南認為,要牢固樹立大水務的理念和系統治理的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生態環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態環境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綠色發展的理念,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必須樹立“大水務”即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的理念和系統治理的思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論述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時強調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在論述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時強調要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論述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時強調要加強水生態保護。涉及到了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根據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精神,三者構成了“大水務”的概念。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三者構成了水務工作的對象。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三位一體,需要進行系統治理和綜合保護。不僅如此,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也需要統籌考慮,系統治理。
圖為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致辭。
季曉南表示,目前,我國在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方面都存在不少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一方面我國是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正常年份全國缺水量達500多億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但另一方面,我國用水方式比較粗放,水浪費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要求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是確保“水安全”的重大緊迫的戰略任務。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水環境問題成為影響我國“水安全”的一個突出問題。國土資源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全國范圍內,有近70%的人口飲用地下水,但我國地下水面臨遭受污染的“水安全”問題。2016年1月水利部公開的《地下水動態月報》顯示,四、五類水達到80%。據專家介紹,四、五類水是不適宜人類飲用的。從長期危害性和治理難度等方面看,與已經得到相當重視的空氣污染問題相比,水污染問題更為復雜,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生態破壞更大,甚至會導致物種滅絕。水污染治理難度比空氣污染治理要難得多,特別是湖泊污染的治理,可以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正因如此,2015年4月2日國務院發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家習慣稱之為的“水十條”,對水污染防治進行了全面部署。
其稱,除水污染外,地下水嚴重超采也成為我國“水安全”的一個突出問題。數據顯示,2016年1月,全國主要平原區地下水儲存量比去年同期減少82.4億立方米,約82.4億噸。近年來,城市水災頻繁,海綿城市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所有這些表明,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都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和切實解決的問題。踐行十三五規劃,要以建設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為重點,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節水型社會為根本,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高水安全水平為抓手,以系統整治江河、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為支撐,以深化水利改革、加快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強化依法治水管水為保障,著力構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生態環境保障體系。為做好新時期的水務工作,國務院及有關問題相繼頒布了“水十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綜合、系統地推進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等工作,以期全方位解決我國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問題。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作為中央企業,近年來,積極探索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式,充分發揮自身品牌優勢和集成優勢,憑借領先的工作理念及平臺化的核心技術體系,著眼于“大水務”的社會需求,既重視“水安全”的問題,又加強水環境的治理,還關注水生態的修復。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安水、活水、清水、靈水、韻水、美水、樂水、富水、管水”九大策略,注重水系與城市發展的聯系,致力于打造水系"綜合體"及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初步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的成功之路。季曉南指出,大水務建設可以為經濟中高速增長提供新動能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先導性、控制性要素,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相適應,是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我國需要長期解決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新的全面部署,再次強調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兩個翻番的目標,"十三五"期間GDP必須保持6.5%以上的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6.5%是我國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底部,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是十三五期間我國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重要任務。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繼續推進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未來我國面臨的水問題將更趨復雜,傳統的水利發展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他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受內外部環境影響,我國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明顯,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長期過度依賴消耗自然資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的增長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必須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實現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而實現資源節約利用和改善生態環境需要增加投入,難免增加企業成本,調整產業結構,整治甚至關停高污染企業短時間內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轉為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在這方面,我國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新常態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處理好結構調整、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抓住有利時機、深化改革創新、依托科技進步,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有效解決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把大水務建設作為一個產業,作為行業進一步培育發展,使它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動能轉換的新的支柱性代表產業。他認為,管生態的“水十條”確定了水環境治理,可以帶來我國GDP5.7萬億的增長,帶動投資2萬多億,實際上大水務的建設至少對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具有幾方面的重要意義。相應的水污染、水環境的保護治理會帶來相應的水設備大量的生產,解決水污染、水環境的問題需要新的技術研發手段,這就會帶來相應的研發的發展。同時,也會帶來相應的投資,民生銀行開展了水污染社會治理業。水務行業和產業的培育發展,也是企業轉型升級重要選擇,現在企業普遍覺得有效的、風險低、高回報的投資領域相對比過去少。如何尋找有效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投資,是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很多企業轉向了環境環保產業,其中水方面也是一個重要領域。企業如何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呢?其中一個就是需要轉型升級,拓寬業務領域。所以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提出了安水、活水、清水、樂水、富水、管水等九大策略,注重水系與城市發展的聯系,注重打造水系綜合體,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初步走出了一條轉型的成功之路。對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在水務建設方面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季曉南強調,要努力實現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的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并強調創新發展是處于核心地位,要擺在突出位置。新常態下做好水務工作也必須把創新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既要創新理念和方式,又要創新模式和業態,還要創新手段和技術。一是要樹立新的水務理念和方式。黨中央高度重視水的問題,確立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水治理新思路,這是我們做好新時期水務工作的總原則,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同時,要看到,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繼續推進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未來我國面臨的水問題將更趨復雜,傳統的水利發展工作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因此,我國傳統的用水和管水的理念和方式要相應進行轉變。要加快實現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轉變,從過度開發水資源向主動保護水資源轉變,切實把綠色發展融入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的各領域,全過程。二是要充分運用和推廣PPP模式滿足水務產業對投資的需求。目前,國家公布的PPP試點項目中,環保項目占比達35%左右,要培育各種資本進入的洼地,吸納大量的社會資本、國有資本、外國資本都投資于這個行業,另一方面吸引各類高端人才進入這個行業。當前的重要模式就是PPP,這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是還需要探索。三是加快構建水權制度體系。搞好用水權初始分配,培育水權交易市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四是充分運用現代手段加強水務的監督和管理。要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衛星監測手段,嚴密監測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現在我國面臨的問題是很多企業不是沒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少數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心不夠,出于完成業績的需要,在政府監管不在場的時候關停環保設備。如何保證企業跟水生態環境密切相關,都能嚴格的執行國家環保生態等法律,既要靠加大力度,也要靠技術和手段。五是實現水務工作的分類改革和分類管理。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問題具有雙重性,既有市場屬性,又有公益屬性。市場屬性的關鍵是通過市場發揮作用,怎么樣使企業資本能夠更多的進入,對公益性怎么吸引企業和社會資本更多的投入需要我們研究。國有企業改革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分類改革,分類管理,把企業分為公益性和商業性,分別實行不同的考核辦法、監管辦法等等,水環境治理企業也要考慮相關的因素。六是更好發揮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在水務工作中的作用。做好新時期的水務工作,必須堅持深化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好新時期的水務工作,也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對各級政府來講,要落實責任,形成上下聯動的格局;要健全機制,完善政策法規體系;要嚴格監督,加大考核獎懲力度;要加強宣傳,形成良好輿論氛圍。對水務工作的企業來講,要更加注重社會責任,加強管理,共同實現“政企合力治 共贏‘十三五’”。只有這樣才能使“十三五”期間,以及更長時間我國的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取得明顯的進展。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