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要讓桐鄉老百姓用上優質安全的飲用水。”這是桐鄉市水務集團對全市人民擲地有聲的承諾。
怎樣來改善供水布局、優化供水設施?怎樣來繼續深化水質安全保障工作?過去的2015年,桐鄉市水務集團重點圍繞這些工作,以保障民生福祉為目標,通過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等舉措為突破口。桐鄉人欣慰地發現,現在用水更加方便了。
一個人要有精氣神,才能更好地干事創業。一家企業同樣要有打動人心的企業精神,才能凝聚員工隊伍。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寒潮來襲的時候,從1月23日至2月2日,桐鄉市水務集團累計接到報修電話27800多起,出動搶修26700多人次,動用搶修車176輛,更換水表12600多只,修復水管3.7公里,桐鄉水務人連續奮戰了10多個晝夜。市水務集團黨委書記馮和坤說,桐鄉水務人用優異的成績,展現了桐鄉“水務精神”。
高層二次供水改造惠及萬余戶家庭
高層住宅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標志之一,但是以前,其供水卻存在不少問題。讓高層住宅居民告別二次污染,喝上放心水、干凈水,是2014年桐鄉市民生實事工程之一。兩年多來,市水務集團狠抓高層二次供水改造,惠及萬余戶家庭。
去年,桐鄉豐潤國際花園、中虹天地、巴黎都市等25個小區都進行了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作為事關居民家庭用水水質的一項民生工程,2015年是桐鄉實施高層住宅二次供水體制改革三年行動的第二年,也是動作最大的一年,全市已完成18個小區的二次供水改造,惠及居民家庭5000多戶。
“以往,桐鄉的高層住宅二次供水大多是總表制水箱供水,存在相關設施質量參差不齊、管理職責不清等問題。最關鍵是缺乏專業的管理,水質二次污染隱患大,居民用水的安全性難以保證。”桐鄉自來水公司高層供水辦工作人員黃燦說。
桐鄉從2014年開始啟動實施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改造三年行動計劃,不僅在供水設施、設備上進行更新改造,杜絕二次污染,并要求統一移交市水務集團管理,計劃至2016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已建的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和接管工作,在建和新建的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更是實行直接監管,從此高層住戶不用再為這昂貴的“水梯”無人管、無人修、無人換而發愁了。全市高層住宅供水將走上同網、同價、同質、同服務的新軌道,實現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管理體制突破與創新,讓高層住戶再無后顧之憂。
這一項惠民措施得到了高層住戶的熱烈歡迎,居民改造積極性極高。桐鄉的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改造本著居民自愿的原則,由各小區物管或業主委員會根據居民的改造意愿提出申請,經審核確定后啟動實施,“現在大家對用水安全越來越關注了,所以居民的改造意愿特別高,去年我們完成了市區9個小區的改造,今年算上近期開工的25個小區,改造量已經達到52個小區了。”據介紹,桐鄉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對居民“免單”,居民只承擔水表費,完成后由水務集團永久性接管,這也是改造受到居民歡迎、推進迅速的一大原因。
據介紹,我市采取的全面覆蓋、一步到位、智能管理的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管理體制改革方式,在我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全面完成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
推進桐鄉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努力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同價同管理”的目標,從2003年開始,桐鄉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已經走過了三個階段、十二個年頭。截至2015年底,我市全面完成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
第一階段為2003年至2009年,以市政府出臺《關于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若干意見》,封停全市深井為標志,重點是對城鄉供水管網進行完善,累計投入資金約4.8億元,新建區域供水連通管網195公里、二級管網880公里,改造三級管網1948公里,基本實現區域環網供水及城鄉自來水全覆蓋,并建立了城鄉供水分級管理模式。
第二階段為2010年至2014年,以市政府出臺《桐鄉市城鄉供水經營管理一體化改革方案(試行)》為標志,重點是改革城鄉供水分級管理模式,消除城鄉供水分級管理差異。計劃利用三年時間,由水務集團直接管理到戶,實現全市“同網同質同價同管理”。
第三階段為2015年度,即本次城鄉供水管理一體化改革。以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城鄉供水經營管理一體化改革的實施意見》為標志,要求利用一年時間,完成剩余烏鎮、高橋、石門、鳳鳴、濮院、崇福、屠甸等7個鎮、街道和振東新區革新村、城南村的城鄉供水管理一體化改革工作。
“本次改革的工作量與復雜性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在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鎮、街道本著高度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建言獻策,合力破解改革難題,形成了上下一心、左右聯動、群策群力的良好工作氛圍,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市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人員安置、基礎資料完善,歷史遺留問題處置等重點難點工作已全部完成,二級供水站庫存材料正委托第三方評估公司進行評估后由水務集團按評估價格進行結算接收。與相關鎮、街道的一體化改革交接協議書也已簽訂完成,二級供水站職工的錄用、返聘和特聘人員已全部到位,與當地自來水營業所合署辦公,對所有管理所員工都進行了上崗培訓,從而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
下一步,怎樣來提高農村供水管理水平?面對迅速拓展的農村供水服務范圍和快速增長的農村用戶,桐鄉要根據農村供水管理實際,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建立一套針對農村供水特點的管理制度。重點完善與水務管理所網格化管理模式相對應的考核辦法,量化指標,實行系統化的考核,讓責任到所、到片、到組、到人,建立長效機制,以進一步提高農村供水管理水平。計劃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則,新招一批年紀輕、文化水平高的技術工人充實基層一線,建立具有老中青三結合,愛崗敬業,吃苦耐勞,業務過硬,群眾歡迎的基層水務隊伍。
確保桐鄉人喝到健康的飲用水
目前桐鄉市日均用水量為30萬噸左右,出廠水質如何,影響到百萬桐鄉市民的正常生活。為確保出廠的飲用水質達標,市鳳棲供水公司各大水廠采用了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著力改善水質,保證飲用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在常規水廠的處理工藝上,我們還通過原水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工藝去除氨氮,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采用預處理、加強常規處理和深度處理三階段全流程的凈水處理工藝。”市鳳棲供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水廠先進的處理工藝,我市三個水廠的出廠水質均達到國家標準。
在桐鄉市水務集團水質中心的儀器室,各種水質檢測設備一應俱全,可以快速檢測出原水和出廠水各主要指標的具體數據。流動注射儀主要功能為檢測水體總磷、總氮及氰化物等水質指標的情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工藝水平和工作人員的盡職盡責,確保桐鄉人喝到健康的飲用水。
我市各水廠注重水質監測工作,并建立了班組檢測、廠級化驗和水務集團水質中心檢測的三級檢測機制。各水廠化驗室每天對原水19項指標、出廠水20項指標以及各工藝段出廠水進行一次常規檢測,同時水廠還裝有水質在線儀表進行24小時監測,每月對出廠水42項常規指標進行檢測。市衛計局每季一次對出廠水和管網水34項指標進行檢測;嘉興市水質監測站每月一次對管網水9項指標進行檢測,每季一次對管網水41項指標進行檢測;同時市水務集團每兩個月一次委托國家水質監測網杭州水質監測站對出廠水、管網水106項指標進行檢測。三級檢測的數據顯示,桐鄉各水廠的出廠水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為了提高供水安全性,市水務集團投資180萬元,對果園橋水廠、運河水廠的消毒工藝進行改造,改用次氯酸鈉進行消毒。兩家水廠目前已完成改造并投入運行,市水務集團也成為嘉興地區第一家采用次氯酸鈉消毒的供水企業。據悉,該工藝在2016年將在嘉興地區各供水企業推廣運用。
弘揚桐鄉“水務精神”
今年春節前夕,我市遭遇30年一遇的超級寒潮侵襲,最低氣溫降至零下9℃,全市供水設施大面積受損,破壞程度歷史罕見。市水務集團成立了115個搶修小組,經過10多個晝夜的連續奮戰,到2月4日,全市供水全部恢復正常。
“抗凍救災的那幾天,家里正忙著準備我的婚事。但是面對緊急搶修的任務,只有早點把破裂的水管修好,才能早日平復市民焦慮的心情,自己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才回家,很感謝家人的支持。”來自洲泉的年輕管道工陸銘說。
10多個晝夜的搶修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的桐鄉水務人和動人的故事。1月23日晚上7點,市區中山西路與新民北路交叉口供水主管發生爆裂,梧桐所、崇福所、龍翔所和市政公司的20多名搶修人員冒著零下8℃的嚴寒連夜搶修,一直干到次日凌晨5點;屠甸所的水務員工李建強帶著腰傷,在1月26日和27日兩天時間內,連續架設6座管橋,保障了大面積用戶的正常用水;面對暴增的用戶電話,市水務集團客服熱線的職工幾乎沒有空閑時間,一個個都嗓子啞、眼睛紅、喉嚨腫……正是桐鄉水務人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把市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讓市民對桐鄉水務人從一開始的“不理解”轉變到后來的“感謝表揚”。 來源: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