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嘉禾縣水務局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奮力干、齊心干、創新干、務實干,干出了嘉禾城鄉供水一體化新亮點、干出了嘉禾民生水利新突破、干出了嘉禾水務發展新模式,全面破解了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的難題,全面推進了“湖南省城鄉一體化示范縣”建設。
創新謀劃,凝聚城鄉供水一體化“嘉禾智慧”
科學構想。2009年4月,嘉禾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提高全縣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蓄供水工程的綜合效益,提高城鄉居民供水的普及率、可靠性、安全性,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科學構想。
形成系統規劃。聘請專家,高起點、高標準完成了《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規劃報告》、《水源涵養林建設規劃》,2010年8月6日湖南省水利廳、湖南省發改委經審查下發了《關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規劃報告審查意見的函》(湘水計[2010]114號)。2010年8月13日,湖南省水利廳將嘉禾縣列為“湖南省城鄉供水一體化示范縣”。
完成全域布局。以盤江水庫、泮頭水庫為水源建設中心供水區,以金山水庫、江里水庫、高峰水庫、鄒山水庫和島石泉為重點供水區,以千家洞水庫、雙口洞水庫、高寨水庫為備用供水區,形成一個中心、五個重點、三個備用的“153”供水格局,盤江水庫、泮頭水庫、鄒山水庫、金山水庫四個水庫供水管網互連互通,確保全縣13個鄉鎮、273個行政村(居委會)、41萬城鄉居民都有供水水源,城鄉供水規劃覆蓋縣域全境。
協調組織,積聚城鄉供水一體化“嘉禾經驗”
聽取民心民意。為了讓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做到更順民心、更合民意、更遂民愿,嘉禾縣政府組織召開聽證大會3次,集中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部分群眾代表對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意見和建議,在得到了90%以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部分群眾代表前提下,經過全面分析,科學論證,縣委、縣長政府果斷出臺了《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實施方案》。
加強組織領導。2010年10月,嘉禾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顧問,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總指揮長,縣紀委書記、分管農業的縣領導任副總指揮長,水務、發改、國土、林業、公安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總指揮部,同時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由縣水務局為項目法人工程建設指揮部。
引入聯動機制。自2010年12月一期工程啟動以來,嘉禾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后60余次現場辦公,解決建設中的用地糾紛問題達128次;縣政府先后18次召開縣長辦公會議,著重研究資金缺口問題,由縣紀委牽頭,先后150余次深入施工現場,對工程建設進度、質量進行督導檢查,并啟動問責機制,對在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建設中推進不力、進展緩慢的牽頭部門、項目負責人停職檢查或調整工作崗位,對協辦部門負責人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處分。由于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全縣各級個部門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全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順利推進。
綠色建管,匯聚城鄉供水一體化“嘉禾特色”
抓好“最前一公里”。大力開展水系綠化、建設庫區生態和水源涵養林造林工程,采取濕地保護模式,增加涵養林覆蓋率出臺扶持水源保護區人民增收致富的優惠政策,支持水源保護區人民群眾發展非污染性生產;出臺《嘉禾縣河道水庫保潔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公眾參與”的河道水庫保潔工作機制;設立飲用水源保護區,加強對飲用水源地環境質量和水量、水質監測,并將檢測的結果定期向公眾公布,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實施應急備用水源工程,消除單一水源供水的安全隱患,保障用水安全。
建好“中間N公里”。按照“政府引導、民辦公助,整合資金、集中連片”的模式,采取“服從規劃、先急后緩、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方式,工程主要由水廠和供水主管網等主體工程和后期進村入戶工程兩部分組成,主體工程由縣水務局作為項目法人負總責,總投資2.49億元,按四期分五年進行建設:一期于2010年12月10日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為6900余萬元,鋪設管網里程27.6公里,日供水規模為3.2萬噸。二期總投資為6600余萬元,鋪設管網里程66.6公里,為塘村鎮水廠和坦坪鎮管網工程建設及珠泉、車頭鎮管網延伸改造工程建設。三期總投資6490余萬元,為龍潭鎮金山水廠供水工程及管網延伸、普滿鄉江里水廠供水工程及管網延伸。四期總投資5885余萬元,鋪設管網里程46公里,為石橋鎮、田心鎮、坦坪鎮和廣發鎮以及珠泉鎮部分村的管網延伸工程。截至2015年10月底,經過近五年的不懈努力,一、二、三、四期工程已全面竣工。
管好“最后一公里。按照“建管分離”原則,明確由項目法人嘉禾縣水務局負責工程建設,工程竣工正常運行后,再由縣自來水公司下設的二級機構——嘉禾縣城鄉供水分公司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運行管理,縣城鄉供水分公司根據水網布局,推行“公司+用戶”“公司+用水戶協會+用戶”兩種管理模式,“抄表到戶”“總表計量”“智能IC卡到戶”等三種營銷方式,大大提高了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后管理的效能。
開放融資,集聚城鄉供水一體化“嘉禾做法”
加大政府“撥”的力度。利用一切資源、動用一切關系、窮盡一切手段,想盡一切辦法,爭取農村安全飲水中省資金約6000萬元,爭取縣財政每年投入2400萬元以上,打捆使用涉水項目資金3900萬元,最大限度地爭取上級水利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的支持,爭取更大份額的財政“蛋糕”。
深化銀行“貸”的水平。通過嘉禾縣水利投融資公司,整合水務資產,向銀行借貸建設資金4000萬元。
拓寬社會資本“籌”的渠道。通過大力宣傳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重大意義,籌措社會捐資2400余萬元,采取BT建設模式籌集資金1.9億元,融資帶建模式融資1億元。
共享發展,齊聚城鄉供水一體化“嘉禾模式”
兜牢民生底線。為了讓廣大人員群眾真正的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嘉禾縣政府研究出臺了《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進村入戶實施細則》,鼓勵農村村民接用自來水,推出了“以獎代補”政策,決定實施2014年—2016年接用自來水三年“獎補”行動,按實際入戶所需要經費的50%,且不超過2000元/戶的金額進行獎補,由自來水公司根據每年進村入戶數量按10元/戶的標準補貼管護經費,堅持“成本核算、公平負擔”的原則確定水價為1.83元/噸,與此同時,對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群體給予3噸/月的減免、10元/月的補貼。
提升發展底氣。一至四期工程完工后,建成農村安全飲水供水工程7處,日供水為5.63萬噸,實現全縣100%的鄉鎮通自來水,95%的行政村通自來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農村居民安全飲水比率達90.1%,提前5年實現全面小康安全飲水目標。
打好共享底牌。2012年8月,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到嘉禾縣調研時強調指出:城鄉一體化是真正縮小城鄉差距的惠民工程,嘉禾要繼續抓實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確保所有城鄉居民都能用上潔凈的自來水。2013年11月2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碩輔,在全省“三冬”生產暨農村飲水安全現場會上指出:要借鑒推廣嘉禾等地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做法和經驗。201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湘政辦發[2013]64號下達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意見采用嘉禾模式”。2014年8月全省“三冬”生產暨農村安全飲水推進會在嘉禾召開,2015年10月,嘉禾縣參加水利部關于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建設運營情況的調研,先后榮獲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全省城鄉供水一體化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來源: 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