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1月,安慶石化水務系統完成取水2191萬噸,處理污水60488萬噸,供循環水72056萬噸,產化學水1041萬噸,新鮮水自用損失率、循環水標準補新水率、化學水標準離子水耗下降等均呈下降的態勢,滿足了安慶石化生產經營需要和達標排放的要求,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生產經營目標。
管理優化從算好小賬開始
“往年,腈綸動力Ⅰ套循環水都是3臺泵運行,今年,我們進行了優化調整,整個夏季一直保持2臺泵運行,別小看這個小小的舉動,一算賬,一年下來能節電360萬度電呢!”安慶石化公用工程部技術員昂朝慶說。
今年以來,安慶石化組織對循環水系統進行優化,降低系統能耗。盡可能推遲夏季循環水增開泵的時間,根據季節情況隨時調整循環水風機運行數量,在保證主裝置用水需要的同時,最大限速降低循環水回水壓力。這一系列小小舉措帶來的真金白銀卻是實實在在的。
摳細節、算小賬,水務專業化整合以來,安慶石化建立實施了水務專業化歸口管理體制,完成企業運行層面四水合一的歸口管理,改變了企業內部水務系統長期分散管理的狀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加強了水務系統的管理,水務裝置水平大幅提升。
安慶石化充分利用水務重組后的大平臺,不僅在現場算小賬,在“紙上”也算起了成本大帳。他們進一步改進核算方式,讓精打細算變得更“接地氣”。
目前,安慶石化水務相關裝置在ERP系統中已設16個水務相關成本中心,制定了全新的公用工程核算流程——按水種實行物料化管理,采用生產訂單歸集核算水務產品成本,產品按作業類型核算成本,包括循環水、軟化除氧水、脫鹽除氧水等9個作業類型,2016年在ERP系統內全面上線后,水務核算更加規范、明細。
“善用”新技術挖掘裝置潛能
安慶石化積極引進新技術、新理念,及時更新設備,提升水務管理水平。
今年,他們通過與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開展降低安慶石化煉油新區污水處理場WAR裝置換熱器結垢技術開發,新增WAR裝置增壓泵等設備,減緩WAR裝置結垢,延長裝置有效運行時間。
安慶石化還與中國石油大學合作,在煉油Ⅰ套循環水裝置開展了利用夾點技術對循環水系統進行優化的技術開發項目。據測算,此項目完成后,該套裝置運行狀況指標會得到全面優化。
“我們將會把煉油I套循環水的經驗擴大到其他循環水系統利用。解決循環水系統溫差低、回水壓力高、電耗高及“大馬拉小車”的問題,降低系統運行成本。”安慶石化生產部系統科科長王士中對此項成果的實際生產應用充滿信心。
不僅僅如此,他們還大膽對“洋技術”開刀,通過不斷消化完善西門子污水處理技術,克服洋技術“水土不服”的狀況,優化污水處理裝置運行方式,提高污水處理裝置抗沖擊能力,最大程度提高含油系列出水水質,達到回用要求, 1—11月累計回用中水34萬噸,有效降低了循環水系統新鮮水耗量。
近些年,安慶石化加大水務專業投入,特別是借助煉化一體化項目“以新帶老”工程建設及“碧水藍天”專項治理行動,安慶石化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水務裝置,提升了水務系統裝備水平。
僅僅是2015年,安慶石化就完成了腈綸動力I套循環水裝置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熱電部Ⅱ套化學無閥濾池節水改造和水平衡測試,更新了熱電1#循泵及電機、水汽Ⅰ循涼水塔E9401A填料等一批水務系統設備,煉油、化肥、腈綸7座循環水場42臺風機新節能葉輪正在設備采購中。熱電部兩套化學水處理裝置節能技術改造等項目已完成基礎設計。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高了公司水務系統裝備水平和安全穩定運行性能。
持續開展新鮮水漏損專項治理
安慶石化有計劃分板塊進行地下水管線探漏及水平衡測試,2015年完成了供水地下管網的漏水檢測和熱電部水平衡測試,查出供水管網漏水點17處,針對地下管線的腐蝕、泄漏情況,實施地下管線更新改造,減少漏水損失。
這僅僅是安慶石化“新鮮水漏損專項治理”中的一項舉措。
安慶石化不斷加強對施工用水和臨時用水管理,加大現場“一亂三長”的檢查和整改力度,杜絕“跑、冒、滴、漏”現象及直排現象。
通過堅持不懈的工作,新鮮水自用損失率進一步降低,安慶石化將新鮮水自用損失率指標列入年度方針目標,將新鮮水指標定額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 截止到2015年11月底,新鮮水供水自用損失率從去年的8.28%降到7.84%,優于總部下達的8.3%的年度縱向指標。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