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上而下,理念先行轉變觀念
與其他老牌國有企業一樣,污水公司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母體”內的一線員工人數眾多,種種原因使得這些同志“求安穩”的念頭較為明顯,這也是他們的實際情況。但改革大潮中無人能獨善其身,何況發揮他們長期處于一線崗位的優勢長處也是發展的迫切需要,如何及時轉變這一龐大群體的觀念,使他們參與到市場化改革大潮中,就成為污水公司領導班子的重要議題。
在前期改革宣貫會后,今年8月,一場“三化”改革大討論在污水公司內部展開。期間公司班子走訪基層單位,了解情況,指導工作,組織召開了中層干部座談會、班組長代表座談會以及青年干部代表座談會,直接聽取基層管理者以及一線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公司主要領導以“污水處理市場化和我們”為題,給班組長作專題培訓,講形勢、談問題、論路徑,和一線員工共同謀劃降本措施。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公司黨委召開兩級中心組擴大會議,聚焦改革,集思廣益,以進一步提升全員市場化理念。針對不同層次采取的多種宣貫手段取得了效果,職工的熱情和積極性正在被逐漸激活,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有意愿參與公司市場化項目,愿意接受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培訓;另一方面,員工也開始積極開動腦筋,在優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上下了不少功夫。降本增效實現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二、自下而上,班組參與挖掘潛力
就在污水公司理念宣貫的同時,各污水廠內不少一線員工,也蓄勢待發,著手挖掘班組內的降本增效潛力。
自2012年6月石洞口廠深度脫水項目改造投產以來,這個16人的班組團隊,不但讓四臺老舊板框壓濾機穩定運行,并且在強化節能意識、全面降低生產成本下了一番功夫。石洞口廠的污泥調理池是由原飛灰項目制漿池改建的,兩組調理池并不聯通,且各有藥劑投加系統,一旦發生故障,會導致污泥無法排出,也浪費了大量藥劑。為此,脫水機房的團隊成員們出謀劃策,對設備進行了一系列改造,包括增設三氯化鐵計量罐、安裝超聲波液位儀、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合理投加鐵鹽、計量罐底部用管道連通等優化措施,在確保全年生產任務的按時完成的基礎上,全面有效地控制了生產成本。經過一系列改進后,相比2013年,2014年石洞口廠藥劑用量全面下降,其中石灰節約520噸,三氯化鐵節約410噸,合計節約人民幣約70余萬元。
類似案例在天山廠深度脫水車間也得到了成功實踐,盡管該廠石洞口廠的設施條件不盡一致,但員工充分激發技改熱情,自己動手,反復試驗,摸索最合理的運行參數。通過努力,相比2013年,2014年天山廠節約深度脫水藥劑費約76萬元。
三、上下聯動,積極引導探索措施
職工“金點子”評審活動是污水公司每年的保留節目,企業通過這一平臺,引導廣大職工創新實踐、刻苦攻關、改進工藝,獻計獻策發揮聰明才智。四年來,共有44條措施被評選為公司金點子,推動公司在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本屆金點子評比中,獲得一等獎的《沼氣管道中排冷凝水排放系統改造》正是員工自主探索降本增效措施的典型案例。白龍港廠正式接管污泥厭氧消化項目后,技術人員針對德國進口冷凝水排水裝置中手動型抽水泵操作繁、易磨損的薄弱環節,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精心設計了改進方案并付諸實施,不僅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原本需要3名員工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只需1人就能完成,抽水時間明顯減少,效率明顯提高,且技術改進后的氣動泵性能質量優異,至今未產生任何故障。
除了“金點子”活動以外,污水公司在市場化的理念下,試點其他降本增效措施,如在檢修項目上,公司今年試行了部分跨廠項目的合并招標;在大廠和市區小廠的綠化養護、保潔等工作上,公司采取集中采購的方式,使得生產管理成本獲得一定下降。在盤活存量方面,優化方式,有條件的選擇相對風險低、有效的客戶,同時嚴格控制經營成本,從而獲得一定的開源收益。在郊區廠化驗工作上,采取片區集約的方式,進一步壓縮成本等等。通過這些手段,公司降本增效獲得成效。
不積小流,無以匯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三化”改革如火如荼地開展之際,水務集團污水公司通過積極探索、先期試水,在探索降本增效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為企業在公用事業PPP浪潮中積蓄力量、練好內功,進而主動參與市場競爭、搏擊拓展創造了條件,也值得城投集團各相關企業借鑒吸收,共同提高。來源:中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