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訊(記者盧吉平)為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設節水型工業,促進全省工業跨越發展,省政府近日正式出臺《關于甘肅省“十二五”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到2015年,我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2009年的98立方米下降到69立方米,下降30%;水重復利用率由2009年的55%提高到75%;5年節水總量達到6億立方米左右;重點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優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
我省屬嚴重缺水地區,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100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列全國第29位。因此,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目前,工業用水占全省總用水量的11%左右,是僅次于農業用水的第二用水大戶。“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今后五年,我省堅持開源節流并重、節約為主,以提高水的循環利用和梯級利用效率為核心的原則,加快建立適應我省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工業結構,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水情的工業水資源安全保障與高效利用體系。全面推廣、普及節水新技術,發展節水型產業,實現水資源利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初步建成節水防污型工業基本架構,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
為推動建設節水型工業體系,省財政廳將會同省工信委等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財政支持政策,采用補助、獎勵、貼息等方式,引導支持企業進行節水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水技術改造項目。同時,省工信委將會同省質監局、省水利廳規范和監督工業企業用水活動,嚴禁超定額用水,嚴格控制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嚴重的行業發展,禁止小規模、低水平項目建設,鼓勵各級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采取統一供水、廢水集中治理模式,支持有條件的工業園區、企業開展雨水集蓄利用,實現水資源梯級優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