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北方大面積遭遇干旱,對農業和生態造成嚴重影響,城鄉居民飲水也出現問題。近日,不少市民致電本報詢問,大同市是否也會遭遇“水荒”?會不會出現限制用水?記者昨日從市供排水集團公司了解到,我市已積極備戰應對“水荒”,市民大可放心。
記者昨日從市供排水集團調度室了解到,我市目前在供水方面的確面臨諸多困難。例如我市地下水多年來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枯竭;部分地表水資源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水質污染甚至干涸等,都極大地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用水問題。
我市供水部門日前已做好了應對“水荒”的準備,專門針對“用水大戶”采取了特別措施,以保障居民的正常供水。入夏以前,市供排水集團對二電廠供水管道實施了用水分置措施,將原供水管道改制成生活和生產用水分離的雙管道,既保證了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影響,又節約了水資源。此外對市內園林澆灌用水做出限制,在不影響苗木正常生長的前提下,優先滿足市民的飲用水。
目前我市已將趙家窯水庫做為居民飲用水的預備水庫,如果出現“水荒”,供水部門將以預備水庫和定時供水作為“雙保險”。至于近期部分小區出現“吃水難”的問題,主要是由于我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加之近段時間市民用水量急劇上升,水壓偏低所致。為此他們已多次和問題小區物業部門取得聯系,希望物業方能及時啟用或更換更好的二次加壓設備。
市供排水集團調度室負責人同時呼吁市民要有足夠的節水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避開高峰時段用水,形成提前蓄水的節水習慣。(記者 尚鐵軍)
記者昨日從市供排水集團調度室了解到,我市目前在供水方面的確面臨諸多困難。例如我市地下水多年來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枯竭;部分地表水資源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水質污染甚至干涸等,都極大地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用水問題。
我市供水部門日前已做好了應對“水荒”的準備,專門針對“用水大戶”采取了特別措施,以保障居民的正常供水。入夏以前,市供排水集團對二電廠供水管道實施了用水分置措施,將原供水管道改制成生活和生產用水分離的雙管道,既保證了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影響,又節約了水資源。此外對市內園林澆灌用水做出限制,在不影響苗木正常生長的前提下,優先滿足市民的飲用水。
目前我市已將趙家窯水庫做為居民飲用水的預備水庫,如果出現“水荒”,供水部門將以預備水庫和定時供水作為“雙保險”。至于近期部分小區出現“吃水難”的問題,主要是由于我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加之近段時間市民用水量急劇上升,水壓偏低所致。為此他們已多次和問題小區物業部門取得聯系,希望物業方能及時啟用或更換更好的二次加壓設備。
市供排水集團調度室負責人同時呼吁市民要有足夠的節水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避開高峰時段用水,形成提前蓄水的節水習慣。(記者 尚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