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湖南省湘潭市水務局局長成建云早早來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湘江湘潭水文站水位、流量及全市供水情況。
連續3個多月來,湘江枯水帶來的供水壓力,讓成建云時刻繃緊神經,他說:“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才是應對水資源短缺的根本之策!”
“跑、冒、滴、漏”浪費水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生高媛來自西北干旱地區,對水看得特別“金貴”。看到很多同學洗衣服、洗澡時用水“大手大腳”,覺得很不習慣,“衣服不太臟的話,洗一次漂一次就夠了。看著浪費水,多可惜呀!”
消防栓長流水,公共澡堂水漫金山,用水器具跑、冒、滴、漏……只要稍加留意,我們隨處可見浪費水的現象。
《長株潭城市群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大綱》披露,由于節水意識淡薄,導致長沙整個城市平均每天漏損10萬噸水(其中人為浪費5萬噸水),而全市日供水能力也才120萬噸。
一方面是湘江枯水,一方面是人均用水量居高不下。我省城市居民用水定額為每人每天160升,可各城市居民人均用水量普遍超過200升甚至300升。
哪些行業、單位浪費水資源現象突出?省節水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洗車洗浴等行業和賓館、大專院校都存在浪費情況。以洗車行業來說,目前全省各地洗車行幾乎都是通過高壓水槍或直接用水管接自來水洗車,洗完車后的臟水直接排到了下水道,很少有循環利用水資源的。由于學生宿舍用水包費制,長沙市范圍內68所大專院校人均每天生活用水量高達332.6升,遠遠超出用水定額。
節水減排增效益
近幾年來,由于推行工藝改造、節水灌溉等措施,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水田畝均用水量均呈下降趨勢。
《湖南省水資源公報》表明,2002年至2008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305立方米下降到175立方米,水田畝均用水量由536立方米下降到525立方米。
節水,減少了排污。
在位于株洲市清水塘的株冶集團,一棟舉世罕見的“洗澡大廈”赫然入目。將原來分散浴室全部拆除后建成的這棟大廈,可同時容納2000多人洗澡。
株冶集團職工周建成告訴記者,澡堂水閥一律采用IC卡控制,職工洗澡時用水都得精打細算。如今,株冶集團生活用水量由每年200萬噸下降到不足100萬噸。洗澡水再通過廢水循環利用,使得株冶集團邁向“零排放”目標又近了一步。
節水,增加了效益。
泰格林紙岳陽造紙基地是用水大戶。近幾年來,他們建成了全行業一流水平的廢水處理系統,造紙廢水回用率達80%以上。在產量倍增的情況下,用水量反而下降,每天至少節約用水成本數十萬元。如果加上因此省下來的排污費,效益更加可觀。
省水利廳廳長戴軍勇告訴記者,近年大規模開展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就完成干渠防滲襯砌1686公里,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在去年抗旱中發揮了巨大效益。
節水亟需新機制
在長沙市高橋大市場,某品牌節水器具銷售中心負責人石永勝告訴記者,最近1個月,節水型坐便器銷量比以往增加了1倍。
節水器具銷量大增的原因,是株洲市和湘潭市自2009年底上調了自來水價格,長沙市也即將步其后塵。
省水利廳水資源專家曹希認為,價格是調節水資源供求關系最有效的經濟杠桿,也是水資源配置和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節水的激勵制度,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
節水,需要建立超計劃、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收費制度。2008年開始實行的湖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是一個推進性標準,即先提供一個參考,對于超標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并不進行處罰,而是從宏觀上為加強水資源科學管理、節約用水、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打下基礎。隨著水資源形勢的發展變化,需要重新修訂并強制實施《用水定額》,對于超標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加倍征收水費,用經濟杠桿調節用水。
節水,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政策。現行的《湖南省節約用水條例》還是1992年頒布的,16年來一直沒有進行修改和完善,嚴重滯后于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發展。而供水和節水管理不嚴,使得供水設施和用水器具“跑、冒、滴、漏”現象普遍存在,僅長株潭3市供水管網漏失率就達14.6%,節水器具普及率也不到40%。
節水,迎來利好消息。從2009年起,長株潭城市群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已全面啟動。根據水利部批準的《長株潭城市群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大綱》,長株潭城市群將堅持“節水優先、治污為本、突出保護、促進循環利用”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宣傳等措施,建立健全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排污許可、污染者付費及初始取水權轉讓等多項制度,減少取水、用水過程中的損耗和污染,科學、合理、高效利用水資源。
連續3個多月來,湘江枯水帶來的供水壓力,讓成建云時刻繃緊神經,他說:“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才是應對水資源短缺的根本之策!”
“跑、冒、滴、漏”浪費水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生高媛來自西北干旱地區,對水看得特別“金貴”。看到很多同學洗衣服、洗澡時用水“大手大腳”,覺得很不習慣,“衣服不太臟的話,洗一次漂一次就夠了。看著浪費水,多可惜呀!”
消防栓長流水,公共澡堂水漫金山,用水器具跑、冒、滴、漏……只要稍加留意,我們隨處可見浪費水的現象。
《長株潭城市群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大綱》披露,由于節水意識淡薄,導致長沙整個城市平均每天漏損10萬噸水(其中人為浪費5萬噸水),而全市日供水能力也才120萬噸。
一方面是湘江枯水,一方面是人均用水量居高不下。我省城市居民用水定額為每人每天160升,可各城市居民人均用水量普遍超過200升甚至300升。
哪些行業、單位浪費水資源現象突出?省節水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洗車洗浴等行業和賓館、大專院校都存在浪費情況。以洗車行業來說,目前全省各地洗車行幾乎都是通過高壓水槍或直接用水管接自來水洗車,洗完車后的臟水直接排到了下水道,很少有循環利用水資源的。由于學生宿舍用水包費制,長沙市范圍內68所大專院校人均每天生活用水量高達332.6升,遠遠超出用水定額。
節水減排增效益
近幾年來,由于推行工藝改造、節水灌溉等措施,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水田畝均用水量均呈下降趨勢。
《湖南省水資源公報》表明,2002年至2008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305立方米下降到175立方米,水田畝均用水量由536立方米下降到525立方米。
節水,減少了排污。
在位于株洲市清水塘的株冶集團,一棟舉世罕見的“洗澡大廈”赫然入目。將原來分散浴室全部拆除后建成的這棟大廈,可同時容納2000多人洗澡。
株冶集團職工周建成告訴記者,澡堂水閥一律采用IC卡控制,職工洗澡時用水都得精打細算。如今,株冶集團生活用水量由每年200萬噸下降到不足100萬噸。洗澡水再通過廢水循環利用,使得株冶集團邁向“零排放”目標又近了一步。
節水,增加了效益。
泰格林紙岳陽造紙基地是用水大戶。近幾年來,他們建成了全行業一流水平的廢水處理系統,造紙廢水回用率達80%以上。在產量倍增的情況下,用水量反而下降,每天至少節約用水成本數十萬元。如果加上因此省下來的排污費,效益更加可觀。
省水利廳廳長戴軍勇告訴記者,近年大規模開展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就完成干渠防滲襯砌1686公里,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在去年抗旱中發揮了巨大效益。
節水亟需新機制
在長沙市高橋大市場,某品牌節水器具銷售中心負責人石永勝告訴記者,最近1個月,節水型坐便器銷量比以往增加了1倍。
節水器具銷量大增的原因,是株洲市和湘潭市自2009年底上調了自來水價格,長沙市也即將步其后塵。
省水利廳水資源專家曹希認為,價格是調節水資源供求關系最有效的經濟杠桿,也是水資源配置和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節水的激勵制度,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
節水,需要建立超計劃、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收費制度。2008年開始實行的湖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是一個推進性標準,即先提供一個參考,對于超標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并不進行處罰,而是從宏觀上為加強水資源科學管理、節約用水、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打下基礎。隨著水資源形勢的發展變化,需要重新修訂并強制實施《用水定額》,對于超標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加倍征收水費,用經濟杠桿調節用水。
節水,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政策。現行的《湖南省節約用水條例》還是1992年頒布的,16年來一直沒有進行修改和完善,嚴重滯后于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發展。而供水和節水管理不嚴,使得供水設施和用水器具“跑、冒、滴、漏”現象普遍存在,僅長株潭3市供水管網漏失率就達14.6%,節水器具普及率也不到40%。
節水,迎來利好消息。從2009年起,長株潭城市群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已全面啟動。根據水利部批準的《長株潭城市群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大綱》,長株潭城市群將堅持“節水優先、治污為本、突出保護、促進循環利用”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宣傳等措施,建立健全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排污許可、污染者付費及初始取水權轉讓等多項制度,減少取水、用水過程中的損耗和污染,科學、合理、高效利用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