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星消息(信息員 孫松鈞、徐慧) 為什么優質的出廠水到了用戶龍頭就不如出廠水那么優質了?為什么會出現“黃水”現象?為什么管道立管漏點現象有所增加?……這些都稱管網水質的二次污染,是供水行業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仔細分析,其實這些因素都與管網水質的化學不穩定性有關。那么,如何通過改善供水水質化學穩定性,提高管網水質,抑制管網“黃水”的產生,降低管道重金屬向水體中的釋放,進一步提升用戶龍頭水水質?目前,浙江省紹興市水務集團水環境科學研究院正在著手開展“供水水質化學穩定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據了解,該項研究已向浙江省和紹興市的有關部門申報立項。研究工作主要內容有水質化學穩定性現狀調查、水質化學穩定性評價體系研究、改善水質化學穩定性中試試驗等。其中改善水質化學穩定性中試試驗包括水質調節試驗、工藝可行研究及管道驗證試驗。目前,已經完成了水庫水、出廠水、管網水水質穩定性調查,對中試裝置進行了改造,并已開展常規處理工藝與通過水質調節穩定性改善工藝對比試驗,從試驗結果分析,調節后水的化學穩定性明顯提高,管道驗證試驗出水水質明顯改善,但管內壁結垢形態還無法觀察,下一步管道試驗還將對各類舊管材進行浸泡比對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