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啟動新一輪水價上漲,各地水價漲聲一片。上半年天津等城市已上調水價,提價幅度大多在20%以上;10月,銀川、哈爾濱等城市也開始醞釀調價;11月,蘭州市政府宣布從當月起上調全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每立方米0.3元;12月,北京市又召開了上調水價的價格聽證會。
根據今年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做好城市供水價格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實際上政府對于上調供水價格、推進水價改革持支持態度。這些都意味著,水價改革正在推進之中。
從全球情況看,一國的用水家庭支出約占其總收入的2%-5%。但中國的水價情況有所不同:北京市是全國水價最高的,其用水家庭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僅為1.8%。從居民承受力的角度看,中國水價還有約24%-110%的上升空間,自來水價格將步入長期上升的趨勢。
我們認為,提價顯著改善了行業基本面,提升了水務企業的盈利能力。擁有供水管網的公司直接擁有終端收費權,將直接受益于水價上漲;而不具有供水管網的自來水生產公司和污水處理公司長期內能夠受益水價和污水處理費的上漲,短期內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和時滯。
此外,一些經營良好、運營經驗豐富、資本實力雄厚的公司,如首創股份、創業環保,可能會在行業內大舉并購,實現外延式擴張。
綜上所述,我們依次推薦南海發展、錢江水利;同時建議關注持有廣發證券14.25%股權的中山公用,以及首創股份、創業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