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青草沙原水工程嚴橋支線最長一根頂管實現貫通,比原計劃提前近2個月。上海城投副總經理顧金山向記者透露,目前青草沙水庫內已蓄水4.38億立方米,相當于10個西湖。到明年4月底,將有部分市民喝上優質長江水;兩年后,將有1000萬人喝上優質長江水。
投巨資開辟長江新水源
青草沙水源地具有淡水資源充沛、水質優良穩定、可供水量巨大、水源易于保護、抗風險能力強等特點,工程2007年6月開工,定于2010年世博會前部分投入運營,2012年全部投入運營,總投資170億元。
據介紹,建設青草沙水源地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第一是規模效應明顯。至2020年供水規模達719萬立方米/日,供水范圍為楊浦、虹口、閘北、黃浦、盧灣、靜安、長寧、徐匯、浦東新區等9個區全部區域以及寶山、普陀、崇明、青浦和閔行等5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受益人口超過1000萬人,其規模占全市原水供應總規模的50%以上。
第二是城市供水水質進一步提高。近20年的水質監測資料顯示,青草沙水域水質優良穩定,總體達到Ⅱ類水要求,是目前上海境內最好的地表水水源地之一。
第三是城市供水安全得到保障。青草沙水源地工程建成后,可充分利用長江口青草沙水域優質充沛的淡水資源,北與長江陳行水庫輸水系統相連,南與黃浦江輸水系統相接,互為補充和備用。全面形成“兩江并舉、三足鼎立”的水源地格局,對保障城市長遠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據統計,長江年平均入海徑流總量為9335億立方米,青草沙地處長江口南支北港,其流量約占總流量的48%左右。
青草沙水庫建成后,即使遭遇特枯水文年,青草沙水域的淡水資源量也完全能夠滿足水庫取水需求。
此外,水庫建成后,經水庫的天然自凈作用,大部分出庫水質指標還可再提高一個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