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通訊員 吳怡蓉)繼廣西玉林市、云南玉溪市之后,4月25日至27日,珠江委組織開展了廣東東莞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中期評估工作,至此,受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的委托,由珠江委組織的珠江流域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中期評估工作順利完成。
珠江委副主任崔偉中,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林旭鈿,云南省玉溪市政府黨組成員、市水利局局長何坤等參加了評估工作。東莞市副市長李小梅代表市政府作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匯報。東莞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永忠、水務局局長張國平及市直各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評估會。評估會由珠江委水政水資源處處長蔡尚途主持。
會議成立了由珠江委、廣東省水利廳、云南省玉溪市水利局、廣西玉林市水利局等單位派員組成的評估專家組。評估組實地考察了東莞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點,審閱相關資料,并聽取了東莞市政府關于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的匯報。在考察現場、審閱資料并進行質詢的基礎上,評估組形成了評估意見。
東莞市位于東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區,境內主要有一河兩江,屬南方豐水地區,但水質性缺水問題嚴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2008年初,東莞市參加了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城市申報工作,同年11月,被正式確定為第三批試點城市之一。開展試點工作以來,東莞市高度重視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扎實推進體制與機制建設、制度建設與實施等各項工作,成立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節約用水辦公室,推動并出臺了有關水資源配置、節約與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因地制宜,大力推動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試點期間政府加大節水投入,強力推進了水資源配置工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業污染治理、供水管網改造、污水處理廠及配套工程建設等,突出加強以東莞水生態園建設為重點的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工作,基本完成了東莞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提出的階段目標?! ?/font>
通過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東莞市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優勢逐步顯現,全社會用水總量得到控制,尤其是水污染治理初見成效,水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2010年全市用水總量為21.06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6,萬元GDP用水量降低到49.6 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降低到46.9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44%,取得了良好的節水效果。
崔偉中副主任對東莞市開展的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東莞市在水務體制改革、水資源配置、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等工作中亮點紛呈,尤其是一鎮一水企、一鎮一污水處理廠給評估組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力推行節水型社會建設,是東莞市委、市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內容。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了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切實推進水利改革發展,其中對節水型社會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東莞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在中期評估的基礎上,提高節水社會建設要求,進一步推動節水型社會的建設,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李小梅副市長表示,東莞市各相關部門將以中期評估工作作為契機,按照評估小組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夯實節水型建設基礎,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進節水工作進度,在節水型社會建設評估驗收工作中交出滿意的答卷。
參加評估工作的有珠江委、廣東省水利廳、云南省玉溪市水利局、廣西玉林市水利局、海南省海口市水務局、東莞市政府以及市直各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