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午后一場滂沱大雨為久旱的贛鄱大地帶來些許滋潤。
然而,一場大雨并不能徹底緩解旱情。自今年7月份以來,我省各地持續高溫少雨,主要江河湖泊水位不斷走低。大旱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并威脅到飲水安全。據統計,全省已有90.9萬人面臨飲水困難,個別鄉村已連續兩個月靠送水解決飲水問題。
當前,抗擊旱魔的重中之重,是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為此,11月9日,記者兵分三路,聚焦各部門如何全力以赴,想方設法確保居民飲用水安全。
農村飲水 想方設法解困境
來自省防總的消息顯示,江西境內五大河流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中,有4條出現低于歷史最低水位的極枯水位。11月9日,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部分農村水源已經枯竭,奉新、靖安、樂平等地部分農村靠車輛送水解決飲水困難。個別鄉村已連續近兩個月靠送水解決人口飲水問題。在高安市,許多丘崗地的抗旱井要挖到100多米深才能出水。
為此,各級政府部門緊急行動起來,確保農村人畜的飲用水。省防總要求水利技術員到農村飲水困難點,幫助當地群眾采取開挖機井等方式解決飲水問題,必要時采取送水、拉水等方式,保障基本生活用水。今年8月,省財政廳已下撥3.2億元用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全省428個鄉鎮91.92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奉新縣赤田鎮高崗村黃家村小組由于長期無雨,村里的幾口水井早已枯竭。自9月初以來,村民飲用水一直靠縣防指送水,每天兩趟。據奉新縣水利局甘局長介紹,像黃家村小組這樣飲水困難的,僅奉新縣就有70個自然村1.8萬多人。為保證老百姓有水喝,該縣從9月8日起就開始組織城管、消防運水車送水。縣財政還專門撥出20萬元,購買一輛運水車送水。
靖安縣從9月5日開始,每天安排消防車為飲水困難的638人定時集中送水,同時制定了應急預案,若潦河靖安站水位繼續下降,將減少下游河北電站用水量,同時加大羅灣發電流量,確保靖安縣城區供水。
為緩解農村飲水困難,樂平市氣象局組織實施了人工增雨作業,自伏旱以來,該局進行人工增雨15次,發射29枚火箭彈。11月9日下午3時31分,在該市禮林鎮黃柏村發射了兩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全市范圍普降中到大雨,降水量達15-20毫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樂平市的旱情。同時,樂平市公安消防大隊將水罐消防車臨時改成了愛心送水車,堅持為缺水村民義務送水。(徐黎明)
水廠改造 城市供水有保障
贛江水位屢創歷史新低,以贛江為主要飲用水源的南昌、豐城、樟樹、新干等,都在面臨取不到水的威脅。為力保供水,啟動應急預案、改造水廠、新建水泵、延伸取水管道,成為各城市自來水廠的應急之舉。
11月9日,盡管下著雨,豐城市工業園水廠依然組織施工隊,在贛江邊緊張施工,改造取水口。他們擬采取沉井方式,在取水口新建一個沉井,水管延伸到江心,取水管頭部全部埋在深水里,然后通過取水泵抽水,同時在豐電取水口下游新建一低堰以抬高取水口河道水位,確保水廠最大限度抽取贛江水。
“我們已投入1300多萬元,陸續對3個自來水廠進行改造,確保居民用水安全。”江西海匯集團豐城供水公司經理張彪輝表示。豐城建有3個水廠,滿足城區20多萬居民飲水。過去,由于贛江豐水,取水口設計均在18米以上,而近期持續大旱,豐城水位在11月8日僅為17.36米。今年8月開始,豐城投入巨資,對3個水廠陸續進行改造。目前,豐城一水廠、二水廠均完成改造,延長了取水管道,并新建了應急泵房,可滿足贛江水位低至16米時的城市供水。
“為徹底解決工業園區居民和企業用水問題,我們還投資1億元擴建工業園水廠。”張彪輝說,擴建水廠采取全新技術,可以取得水質更好的深層水,預計整個工程明年初完工。
溯江而上,樟樹、新干同樣在想方設法,保證居民用水。樟樹供水公司經理陳建林說,樟樹早在去年12月便對取水口進行了改造,目前,可以確保城市供水。“如果贛江水位再下降,危及取水,我們將用挖沙船挖出一條‘捷徑’。”新干縣城供水相對更緊張。用水高峰時,水量偏小,一些偏、高、遠的居民區,用水有一定困難。“我們鼓勵居民錯峰用水,在用水低峰時裝一些水備用,以保證生活不受大的影響。”新干縣供水公司副經理楊春生說,他們已將水管伸到贛江最深處,想方設法取到水。新干還在規劃新建一個5萬噸的自來水廠,以保證未來居民不為飲水發愁。(李晚成)
強制節水 耗水大戶將限水
“贛江水位屢創新低,南昌將擇時對耗水大戶進行限量考核。”11月9日,南昌市節水辦透露,受當前贛江水位降低等因素影響,南昌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對耗水大戶進行強制“節水”。
目前,南昌市每天用水量為110萬噸左右。有關人士指出,如果市民能注重節約用水,企業單位能采用先進節水設備和工藝,南昌一年能節約出一個日出水20萬噸的水廠。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浪費水的現象:南昌二七南路餐館把用過的碗泡在水池,打開水龍頭任水嘩嘩直流;南京路上洗車行的工作人員竟然用水槍洗衣服,任水白白流掉;江西師大和江西財大等學生宿舍,學生洗衣服、洗澡的時候,自來水管一直開著……
南昌市節水辦節水科科長孔凡軍告訴記者,出現這種浪費現象,一個重要原因是,南昌市民用水“不差錢”。據了解,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南昌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戶價格排名倒數第二,比水價最高的天津市低2.22元/噸。
“南昌招商引資企業增多,許多企業認為南昌不缺水,沒有節水概念,無形中造成了很大浪費。”孔凡軍說,贛江水位屢創新低,我們應該有南昌水資源缺乏的“危機感”。今年5月1日,南昌施行新的《南昌市城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條例》,要求企業每月10日前向節水部門報送用水資料。從企業計劃總量上對水資源進行保障,超計劃用水30%以內、31%至50%、51%至100%、100%以上,超出部分按照水價1倍、2倍、3倍、4倍繳納水費。
高校、工礦企業、生產型企業、賓館等是用水大戶,也是水資源浪費的“重點區”。這次南昌贛江水位下降,供水出現一定的困難,因而南昌市節水辦著重培訓水資源浪費嚴重的行業負責人,讓他們樹立節約用水意識。南昌市節水辦還從技改方面入手,目前已在南昌大學醫學院試點自來水“集成盒”,這種水表敏感度強,漏水、人為滴水會報警。雖然試點不過兩個月,沒有相關統計數據,但管理部門反映節水情況較好。
“技改全面鋪開,南昌節約用水估計會上一個臺階。”孔凡軍說:“南昌供水一旦吃緊,節水辦將根據企業每年的用水需求,根據每月的走勢,對其每月的用水量進行限制。”(余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