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憑借雄厚的工業基礎,當之無愧地成為西北工業重鎮。但隨著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素有“關中水龍頭”之稱的寶雞,早已成為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
全市人均水資源量990立方米,畝均740立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還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是在工業經濟相對發達的鳳翔、岐山和扶風三縣水資源量人均、畝均都不足330立方米,均低于聯合國確定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絕對缺水線標準。
盡快緩解工業快速發展與水資源緊缺的矛盾,讓企業擺脫因為缺水而造成的發展瓶頸,能讓工業產業高效有序發展,又要推動城市水資源的節約利用,成了寶雞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
工業節水重在提高重復利用率
20世紀90年代以后,寶雞市區的主要用水行業集中在化工行業、電力行業、食品加工、機械加工及鋼管制造業等方面,這幾大行業年工業總取水近3000萬立方米。而這些企業的取水現狀大都不盡合理,取水水源自成體系,多為七八十年代打成的自備水源井,而水源井的布局與城市總體規劃并不協調,有的企業自然水源充足,用水量較少;有的企業用水量需求大,而水源由于自然地域和水文地質現狀卻受到很大限制。自備水源水質還因個別企業的產品及工藝用水的要求不同存在一定局限性,加之個別水源地連續多年超采、污水農灌等諸多因素,導致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使可取地下水量逐年減少,使寶雞支柱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同時也影響了城市的整體發展。
狠抓自備水源井的關閉工作自然而然成為工業節水的工作重點,但自備井關閉后,工業發展從何取水又成為另一個焦點。經過反復調查研究,寶雞摸索出一條貫穿工業節水始終的主導思想。既然資源緊缺,那么就在重復利用上狠下工夫。
多效并舉開創工業節水新局面
主導思想確定以后,寶雞市通過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開發使用新型供水設備、器具、管材及附屬閘閥等供水設施,提高重復利用率,降低供水系統能耗。同時強化計量管理,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額,實施科學合理用水。
寶雞華山工程車輛有限責任公司、大唐寶雞熱電廠、寶雞卷煙廠等一批企業,在認識到想要突破企業用水的瓶頸、就要做好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工作后,紛紛斥資修建了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這些工程投入使用后,反復利用的水源可用于廠區內廁所沖水、植物綠化澆灌及日常清潔等方面。以華山工程車輛有限責任公司為例,投入使用的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工程,日處理廢水能力已達到了480立方米,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達到95%,日重復利用率可達240立方米,年重復利用量達8萬立方米。而2010年寶雞卷煙廠的中水回用量也已達到了10萬立方米,為企業節約水費30余萬元。
除此之外,用水計量管理制度、用水設備管道巡查制度,也在工業節水領域大放異彩。
工業節水在節省大量一次性用水的基礎上,利用工業廢水、污水處理回用、中水處理回用,不僅節省了大量投資,而且減少了排污量,保護了生態環境。截至目前,寶雞市建成的節水型企業已達40戶。未來,隨著節水工程的不斷改革創新,寶雞工業節水所取得的成效將更加顯著,企業的發展也將邁上更高臺階。本報記者 楊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