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31日下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出通報,命名寶雞市為“國家節水型城市”。據悉,寶雞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水是生命之源,是工業的血液、城市的命脈。 2006年 11月,市委、市政府站在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審時度勢,做出“建設國家節水型城市”的決定,全民總動員,拉開了節約用水活動的帷幕。
在創建中,我市按照《節水型城市目標考核標準》,提出了“科學創建、突出重點,高線達標、富有特色”的要求,使創建工作高點起步,開局良好。三年來,我市采取多項舉措,淘汰更換非節水器具,杜絕非節水型器具進入市場。為增強市民節水意識,市創建辦等有關部門制作了多種節水知識宣傳片,在市級媒體及市民密集的地方進行集中宣傳,并組織開展“節水器具進萬家”活動,現身說教節水器具節水效果,使節水知識家喻戶曉。創建工作以來共更換非節水器具 28萬個,使節水器具普及率很快達到了 100%,僅普及節水器具這一項市區每天可節水 8500方。
為保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我市委托西安理工大學編制了《寶雞市城市節水中長期規劃》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規劃》,先后出臺了《寶雞市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及《寶雞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等 20多部規范性文件。通過一系列舉措的出臺,我市在城市供水、節水、水資源管理、替代水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使用水管理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法制化軌道。同時,以供水價格為杠桿,加快水價改革,使節約用水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為。對非居民生活用水嚴格實行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科學下達用水指標,對超計劃和超定額用水實行高額累進加價收費制度,并對實現一戶一表的用戶開始實行階梯式水價,這些舉措,進一步增強了用水單位和個人節水的主動性,為創建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節水型城市”是指一個城市通過對用水、節水的科學預測和規劃,調整用水結構,加強用水管理,合理配置、開發、利用水資源,形成科學的用水體系,有效控制用水總量,使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它也是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獎”的基本條件之一。目前全國已命名北京、煙臺等 18個城市為“國家節水型城市”。(記者 潘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