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一批重大節水工程,推廣節水技術和節水模式,搞好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在省人大代表中引起強烈反響。就如何結合我省實際推進節水農業實驗示范區建設,加大節水技術設施的推廣力度,省人大代表紛紛提出建議。
任長忠代表認為,節水農業和高效農業是相輔相成的,通過節水農業的實驗示范和推廣,對我省農業發展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我省西部半干旱的特殊生態區,節水農業顯得更加重要。通過節水農業可以充分發揮西部地區的土地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土地的增產潛力,同時提供優質的農產品,節水農業在西部地區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極大的發展潛力。
通過發展節水農業設施建設,實現增產糧食、農民增收,是曹志強代表今年特別關注的內容。他說,5年發展1000萬畝節水農業,非常振奮人心,大大提高了農民積極性。1000萬畝節水農業項目不僅使糧食增產,而且節約水節約化肥,生產成本降低。我省實施農業滴灌技術要合理用水,因為我省中西部地區是缺水地區,地下水位每年在下降,怎么樣有效利用水資源?要開發和節約并重,大力發展節水技術和節水產品,應用國際上先進的滴灌、滲灌、微噴灌等技術,使糧食增產、讓農民增收,智能化用電腦控制田間操作,更能節約農民很多的田間勞動時間。
“發展設施農業、節水農業、搞膜下滴灌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做了一些實驗性工作,去年1萬多畝節水農業試驗田實測數據顯示:節水可達75%,糧食增產幅度在65%-75%。”來自我省西部干旱地區的崔征代表算了一筆節水農業的節本增收賬。他認為,采取膜下滴灌的方式,既可以節約用水又可以增加產量,應該大力推廣這種節水農業的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