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內蒙古“北方渠灌區節水改造技術集成與示范”課題成果鑒定會在呼和浩特召開。鑒定會由內蒙古科技廳主持。鑒定委員會聽取了內蒙古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完成的“北方渠灌區節水改造技術集成與示范”課題成果項目工作總結和技術成果匯報,觀看了專題片,審閱了有關技術資料,并進行了質疑和評議,一致同意通過鑒定。
“北方渠灌區節水改造集成與示范”課題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2007年開始實施。課題分別在內蒙古和新疆設兩個示范區。內蒙古示范區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城關鄉治豐村,由內蒙古水利科學研究院、河套灌區管理總局、內蒙古農業大學、臨河區水務局承擔。
專家組認為,課題針對北方渠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重大技術難題,采用試驗研究、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相結合的方法,開展了大量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內容豐富,數據翔實,結果可信,為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對實現灌區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內蒙古“北方渠灌區節水改造技術集成與示范”課題,以提高灌區灌溉水利用率和效益為目標,研究集成了輸配水節水、田間灌溉節水、農藝節水和灌區用水管理等方面的技術26項,形成了集成模式9套,建成了2600畝示范區,示范區灌溉水利用率從62%提高到74%,水分生產率從1.55kg/m3提高到1.86kg/m3,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了示范樣板。課題首次對渠灌區斗渠口以下輸配水、田間、農藝和管理節水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技術集成和實際效果監測。取得實用新型專利2件,制訂渠道襯砌新材料地方標準2項,成果具有顯著的創新性。課題成果已在內蒙古河套灌區輻射應用了42萬畝,田間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8.1%,糧食作物套種增產幅度20.6%,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推廣應用前景良好。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課題技術成果系統性和實用性強,創新性突出,綜合示范效果顯著,為北方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做出了成功的示范,成果整體居國內領先水平,在灌區斗渠口以下田間節水技術集成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
專家組還對課題提出了合理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