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 昨天中午12點鐘,市民張先生致電本報新聞熱線96096反映:我在南京白下區石門坎華盛園1幢有一間門面房,整個1幢和我一樣開門面房的共有10家。這10家有1個總水表,各家也有分水表,每兩個月自來水公司收水費時,都是只抄總表,各家再根據分表分攤水費。可是12月份我們10家人發現,總水表顯示用水是663噸,各家的分表相加卻只有388噸。近300噸水哪里去了呢?自來水公司表示,分水表的問題,要找產權單位。小區物業則表示,門面房不屬小區的范圍,物業也管不了。
住戶:別人的水費是3塊4一噸,我們要花到5塊多
在張先生開的商店內,記者看到了張先生以及其他9家商戶的水費本,上面記錄著10家商戶這一年以來每次繳納水費的明細,包括每兩個月繳納水費時的詳細涌水量和繳費額。張先生告訴記者,各家的分水表,是從總水表接過來的,因為損耗的原因,分水表相加,肯定會比總水表的數目要少一些。“我們這10家商戶是怎么算水費的呢?我們先是拿到自來水公司的繳費通知,根據上面的金額,再除以10家分水表用水量的總和,就是我們各家每噸水需要攤的錢。各家再根據自家水表的用水量,計算自己的水費額。去年的時候,我們每噸的水費大概要3塊6,比自來水公司每噸3塊4要貴幾毛錢,這也算正常。”張先生稱。
可是到了今年,平攤下來每噸的水費越來越高。“12月份的時候,總水表顯示我們總共用了663噸,可是我們的分水表相加才388噸,相差將近300噸,平攤下來每噸水要5塊多。幾百噸水都去什么地方了呢?”
物業公司:門面房不屬于小區范圍
經張先生指引,記者來到該小區的物業公司。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門面房不屬于小區的范圍,也從來不需要繳納物業費。“對于水管、或者水表出現的問題,我們也是愛莫能助,建議他們還是去找自來水公司,由他們出面來檢查一下。”李女士表示。
自來水公司:總表前我們管,總表后產權單位管
記者聯系了市自來水公司。投訴中心周女士表示,這種總表后再接分水表的情況,出現一定的損耗很正常,但相差上百噸肯定有問題。“首先,如果是總表之前漏水,總表是不會轉的,用水量也不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可能的情況就兩種,一是水表出問題,或者是總水表,或者是分水表;二是總水表之后的水管出現滲漏。如果是水表出現問題,我們可以維修或更換。如果是總表之后的水管出現問題,按規定,我們只負責總表之前的管線,之后的是由物業或者產權單位負責。